文/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 葉筱玫社工師
曾有過這種感覺嗎?
心像一塊濕抹布
無法吸收、感受、或回應
這種時候,再強迫自己繼續吸收、付出、抓取、連結
非但做不到,也徒增無力感
黏黏的抹布開始孳生病菌
情緒也苦毒起來,讓人愈發沉重
2025/10/17
2025/10/10
「不期不待,沒有傷害?」談全然接納
文/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暨自殺防治中心 資深主治醫師林穎
大家常說「不期不待,沒有傷害」。這句話說明人生的目標與可能性會有衝突,而這衝突往往帶給我們痛苦。
每個人的人生都有限制,通常人生是坎坎坷坷的。我們可能會期待家人或伴侶會總是對我們親切與包容,或是期待努力一定有回報,工作的成果可以被看見,或是期待有一天生活可以順利,沒有衝突與意外,然而這些期待可能會達不到。若是執著於達不成的期待,常會造成我們的生氣、悲傷、羞愧、內疚、絕望等情緒,而這些情緒可能會阻礙我們好好的處理事務。
每個人的人生都有限制,通常人生是坎坎坷坷的。我們可能會期待家人或伴侶會總是對我們親切與包容,或是期待努力一定有回報,工作的成果可以被看見,或是期待有一天生活可以順利,沒有衝突與意外,然而這些期待可能會達不到。若是執著於達不成的期待,常會造成我們的生氣、悲傷、羞愧、內疚、絕望等情緒,而這些情緒可能會阻礙我們好好的處理事務。
2025/09/26
改變與接納之間,我正在成為心理師
文/馬偕紀念醫院自殺防治中心 實習心理師余絜
為什麼我要當心理師?答案從單純想幫助人,到漸漸看見自己。
作為新手助人者,初入臨床的我總會想在最短時間內促成個案好轉。有時語速越發加快,或在短時間內塞很多技巧。但這究竟是個案的需求?還是我的需要呢?我想更大的可能是源自於是「我」想要看到個案改變。
作為新手助人者,初入臨床的我總會想在最短時間內促成個案好轉。有時語速越發加快,或在短時間內塞很多技巧。但這究竟是個案的需求?還是我的需要呢?我想更大的可能是源自於是「我」想要看到個案改變。
2025/09/24
訂閱:
意見 (At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