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7

PURPLE 個案分享

文 / 辯證行為治療團體一年期畢業病友 Purple
這幾年,從認識 DBT,到開始能夠應用 DBT,我其實花了很長的時間。練習技巧的時候,除了會有「做不到」的挫折感,也會陷入「不想改變」的執念中。但是很慶幸自己仍然願意不斷的嘗試,生活也就有了改變。改變最多的,其實是我與他人的關係。尤其是對親密關係的認知,已經慢慢從依附轉變為信賴。這是我在經過與他人無數次的摩擦、碰撞之後,才逐漸能夠經驗到的平靜。

2022/11/25

技巧的誤用

文/馬偕紀念醫院自殺防治中心 陳淑欽臨床心理師
DBT 非常強調技巧的學習與熟練,由於這些技巧是研究證實有效的作法,並不是安慰劑效果,治療師的預期是:嘗試使用技巧→提升當次因應能力→成功因應壓力→增加個案自我勝任感受→提高繼續使用的意願→更多使用技巧→養成習慣→長期減低自殺/傷的風險。

然而,有時身邊人「迷信」技巧,會忽略技巧練習中的一個很重要關鍵,需要啟動/遊說(註:DBT的辯證策略)個案「願意」使用技巧(即便個案只有一點點的意願,或者一點點地相信技巧也許可以改變自己的狀況),並且「自主地」使用技巧,而不是在對立的當中強迫個案「接受」技巧,甚至是被「強加」所謂的「技巧」。

2022/11/18

生物社會理論運用在家庭互動中

文/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 張依虹社工師
Dr. M. Linehan 在其提出的辯證行為治療中,有一個相當重要的理論:生物社會理論(Linehan,1993)其兩大元素包括: 1(先天)個體情緒脆弱性和 2 (後天)不能認可的環境,及彼此間互動產生的影響。我們來看看所謂不能認可的環境包括那些,家庭的互動如何產生不能認可的反應,及在家庭 DBT 處遇過程中,找尋可以調整的方向。

2022/11/11

如何認可~清正心有效人

文/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 張依虹社工師
Dr. M. Linehan將認可分成不同的層次去理解,我們可以用一簡單口訣來記憶: 「清 正 心 有 效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