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9

你被「控制」控制了嗎? Part 1 個案篇

文/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 葉筱玫社工師
一個安定繁榮的社會背後,總有一群人兢兢業業,為了達到社會的期待並做正確的事而努力不懈。他們注重原則與公平、注重細節、延後滿足,以確保每件事都有被好好完成,同時盡量避免麻煩到別人。他們是認真的行動者、儲蓄者、計畫者、以及解決問題高手。

社會上有這樣一群人,很讓人感到安心。

但當「自我控制」變得太過,我們可能陷入瑣碎細節無法跳脫;花大量時間以求完美;對不公不義氣急敗壞;過度僵化的依循規則排斥改變;人際關係變得疏離表淺...。原本立意良善的「自我控制」,即從美好的盟友,轉變為最大的敵人。

2022/04/22

我的個案自傷了!但是看起來一點也不衝動... 是他在裝?我沒有評估到?還是怎麼了?

文/馬偕紀念醫院自殺防治中心 陳淑欽臨床心理師
衝動(impulsive)與低自我控制(low self-control)特質常被當作蓄意自我傷害行為(nonsuicidal self-injurious, NSSI)的危險因子,然而,NSSI其實是一個複雜的行為,常包含不同的目的性,例如:自我處罰、調節負面的情緒、求助的意涵、同儕認同等,也與不同的性格特質有關。雖然有衝動特質的疾患,例如:邊緣性人格患者、品行疾患、藥酒癮患者等,確實有較高比例自傷行為的發生,研究顯示,過度自我控制(overcontrol)也與蓄意自傷行為有關,低落性情感障礙、憂鬱症、神經性厭食症或A群的人格障礙的患者,也都是自傷行為風險的族群。

2022/04/15

全然開放的辯證行為治療(RO DBT)之初步了解~~

文/馬偕紀念醫院自殺防治中心 林家華護理師
Radically open 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
全然開放的辯證行為治療(RO DBT)


此治療為一種創新的治療方法。最近20年來,經由神經科學臨床實驗發展而來,整合了辯證行為療法 (DBT)、正念方法、情緒、人格與發展理論、進化論和馬拉馬蒂蘇菲派(Malamati Sufism),可適用於以過度抑制或過度控制為特徵的一系列疾病(如強迫型人格障礙、自閉類群障礙及厭食症等)。

2022/04/11

2022 全然開放的辯證行為治療課程

Dr. Thomas Lynch 為首 全然開放的辯證行為治療(Radically Open 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 RO DBT)是一種全然創新的療法,基於神經科學的發現進而發展的臨床應用,融合了 Dr. Marsha Linehan 辯證行為療法(DBT)、基於了了分明(mindfulness)的方法及相關人格發展理論、進化理論和馬拉馬蒂蘇菲主義(Malamati Sufism)的各種影響,適用於以過度控制為特徵的一系列疾病(如強迫型人格障礙、自閉類群障礙、厭食症及慢性化憂鬱等)。

2022年馬偕精神醫學部及自殺防治中心特別邀請 RO DBT 的 Dr. Thomas Lynch 親自授課演講,歡迎有興趣的心理健康專業工作者一起共襄盛舉。

2022/04/08

辯證行為治療技巧訓練團體治療酒精使用障礙個體成癮行為中介效應分析:情緒調節和經驗迴避的作用

整理/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暨自殺防治中心 資深主治醫師吳書儀
過去研究報告,三個月的辯證行為治療技巧訓練團體(DBT- skills training, DBT-ST),可以有效降低酒精使用障礙 (Alcohol Use Disorders, AUD) 的嚴重程度。本研究則針對此先前研究,進行二次資料的中介效應分析,背景是假設情緒調節和經驗迴避應該是治療成癮行為的關鍵機制。

2022/04/01

辯證行為治療研討會感想—認可與改變的來回擺盪

文/馬偕紀念醫院自殺防治中心 實習心理師呂欣蓓
剛來到馬偕實習時,對於要推進改變端策略一直有明顯的困難,對於過去熟悉個人中心學派的我而言,這彷彿是一道艱深的數學題目,要弄懂並且融會貫通操作於實務之中,真是一大挑戰。然而隨著接觸的病人增加,看見他們深受痛苦的同時,也漸漸看見了他們所無能為力之處,可能是因為過去深刻的創傷;可能是小時候的童年逆境;可能是不斷遭受拒絕的經驗,他們對於人生、生活是無助的、無計可施的,「他們需要有個指引告訴他們可以怎麼走」,這個發現使我開始有信心來協助個案練習改變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