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31

技巧介紹:「接納現實」與其他技巧的合併使用(下)

文/馬偕紀念醫院自殺防治中心 陳淑欽臨床心理師
第二類練習「全然地接納」的狀況是,接納自己的未來是有限制的。這在我們每個人的生涯中都可能發生過,原本期待自己可以從事什麼樣的工作,後來因為一些原因需要轉彎,在面對想要的無法達成,我們的情緒是痛苦的。例如,阿勇一心一意地希望自己未來可以成為懸壺濟世的醫師,雖然阿勇的在校的成績不錯,但申請醫學院卻仍有一段距離,當學測越來越靠近,阿勇早上越來越起不來床,一翻開書就落淚,也不願意去學校上課,家人看到他的情況,一直勸他,考差了也沒有關係,盡力就好,但阿勇就是起不來床,並且否認自己是因為升學壓力而有這些反應。

2023/03/24

技巧介紹:「接納現實」與其他技巧的合併使用(上)

文/馬偕紀念醫院自殺防治中心 陳淑欽臨床心理師
接納事實似乎是件理所當然的事,為什麼需要特別練習?實際上,人並沒有那麼理性,當事實與自己的期待落差很大,或者讓人感到痛苦,內在自我保護的機制可能會讓我們寧可沒有看到事實的存在,想拒絕的執著就會油然而生,這雖然讓當事人暫時獲得控制的感覺,不用經驗挫折或失落的情緒,也讓自己卡在情境中動彈不得!

接納現實的技巧,是提醒我們對事實/真相保持開放,不以發脾氣、無效的執意或逃避來回應,當我們決定這麼作,可能會經歷一些痛苦或辛苦,但在這之後,也會經歷失落後的平靜,並不再被這個情境或執意的痛苦情緒(苦澀、憤怒、悲傷等等)卡住,反而得到自由。

2023/03/17

不要在「該」了,我可以選擇「認可」

文/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暨自殺防治中心 資深主治醫師林穎
「我今天應該去健身房的」「我不應該吃宵夜」「我應該更努力一點」
「我不應該那樣對他說話的」、「我應該快樂」、「我不該讓他們傷心」……

以上這些話,可能都會在我們生活中出現。不妨停一下、感覺一下,這些字句在腦袋中出現時,身體有什麼感覺?是不是會低下頭、避免目光接觸,甚至想要躲起來?這樣的自我對話,往往是沒有效的,甚至是反效果,讓我們更沒有辦法達到我們的目標。

2023/03/10

辯證行為治療於醫院職場環境之應用

文/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暨自殺防治中心 資深主治醫師吳書儀
(原文於2023年由 Heliyon 期刊接受刊登)

醫學界越來越關注醫療從業人員身心壓力的重要性,因為身心壓力不僅影響醫療人員本身,還會影響到他們的團隊成員、醫療機構和患者。同時也使得醫療人員與一般人群相比,有更高的耗竭感(burn out)和對工作生活的滿意度降低。近年研究發現,醫療人員身心壓力、耗竭、及對工作不滿意度與醫師執業時間及離職率有關,也與護理質量下降,病人結果變差、醫療錯誤、危險處方有關,也降低了患者對醫師處方的依從性、增加了病患的不滿意度。耗竭似乎與同理心有雙向的相關,一方面愈耗竭者同理心程度愈低;另一方面,換位同理方面的缺陷似乎也是耗竭的危險因素,而多元觀點增加和同理關注似乎可以預防耗竭。其它研究發現,透過實地操作和角色扮演來練習臨床溝通技巧,以及以情緒調節方法使參與者能夠表達出對困難問題進行溝通的態度和感覺,這類型對畢業後醫療人員溝通技巧的強化課程可以結合壓力管理訓練和溝通技巧訓練,不僅可以提高溝通技巧,可以增加同理能力,而且可以預防職業倦怠與耗竭。

2023/03/03

與恐懼焦慮相反的行動

文/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 田曉寧護理師
在上台演講報告,或是參加重要考試,參與許多陌生人的社交聚會場合,難免會感到焦慮,但當焦慮緊張的症狀已經困擾到無法好好行動時,我們可以做 [與情緒相反的行動]。

首先確認目前的緊張或恐懼焦慮是否符合事實情境,有時是腦中的擔憂讓我們太過緊張,實際狀況未必,或是有人會用分心或逃避的方式迴避焦慮地事情,一旦這次逃避後下次會引起更大的恐慌與焦慮,所以先讓我們正視目前所面對的問題。

即使我們已經核對事實面對問題了,我來是很焦慮怎麼辦?沒辦法靜下來好好解決問題,我有什麼方式可以調節心情,穩定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