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 趙素儀臨床心理師
我是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整合性藥癮醫療示範中心(ISTART)的趙素儀臨床心理師。能在單位的支持下前來馬偕醫院自殺防治中心接受 DBT 進階訓練,我感到非常榮幸。
在過去的臨床實務中,我一直使用 DBT 技巧於個別治療中,這些技巧不僅成功減輕了我的認知負擔,還幫助我將個案資訊從繁雜中簡化,形成清晰的個案概念和可行的臨床處遇方案。這次的進階訓練,讓我首次接觸到 DBT 團體實務。在這個過程中,我作為觀察員,詳細記錄每次團體的運行,協助自殺防治團隊洞察團體成員的人際互動模式、情緒調適及痛苦耐受技巧的應用。同時,我也觀察到團體帶領者與偕同帶領者之間的技巧搭配與辯證關係。
2024/11/29
2024/11/22
BPD心理治療方法淺介-DBT之外(3)
整理/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 林誼杰臨床心理師
本系列文章以 Martin Bohus 等多位學者2021年時在《刺胳針》(The Lancet)上發表的回顧文獻內容為主,簡介針對 BPD 的實證支持心理治療方法,以供尋求相關心理治療的人或關心他/她的親友們參考。這次介紹的是「情緒預測性暨問題解決系統性訓練」(Systems Training for Emotional Predictability and Problem Solving,簡稱 STEPPS)和「優良精神醫療處置」(Good Psychiatric Management,簡稱 GPM),後者為原文裡的遺珠之憾,筆者另行補充。【警語:因為筆者只接觸過 DBT,故其餘治療方法的陳述僅整理自文獻,必有疏漏之處,歡迎學者專家們指正~】
2024/11/15
BPD心理治療方法淺介-DBT之外(2)
整理/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 林誼杰臨床心理師
本系列文章以 Martin Bohus 等多位學者2021年時在《刺胳針》(The Lancet)上發表的回顧文獻內容為主,簡介針對 BPD 的實證支持心理治療方法,以供尋求相關心理治療的人或關心他/她的親友們參考。這次介紹的是「基模焦點治療」(Schema-Focused Therapy,簡稱SFT)和「移情焦點治療」(Transference-Focused Psychotherapy,簡稱 TFP)。【警語:因為筆者只接觸過 DBT,故其餘治療方法的陳述僅整理自文獻,必有疏漏之處,歡迎學者專家們指正~】
2024/11/08
BPD心理治療方法淺介-DBT之外(1)
整理/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 林誼杰臨床心理師
辯證行為治療(DBT)無疑是目前實證研究中針對邊緣型人格障礙症(BPD)已累積了許多療效證據的心理治療方法。但難道沒有其他可採用的方式了嗎?畢竟任何事物都有其長短之處,況且青菜蘿蔔各有所好,強調一步步學習具體、結構化情緒調節及人際效能等技巧,並要踏實地在生活中應用出來的DBT,未必會得到某些人的青睞。Martin Bohus 及多位德國、美國和荷蘭的學者專家們2021年時在世界重量級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上發表了一篇針對邊緣型人格障礙症的回顧文章,裡面整理列出了連同 DBT 在內、針對 BPD 的數種實證支持心理治療方法。筆者想說,以這些內容為主再搭配一點其他資訊,剛好可以提供尋求相關心理治療的人或關心他/她的親友們參考。【警語:因為筆者只接觸過 DBT,故其餘治療方法的陳述僅整理自文獻,必有疏漏之處,歡迎學者專家們指正~】
2024/11/01
時時刻刻練習了了分明
文/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暨自殺防治中心 資深主治醫師林穎
在 DBT 當中,「了了分明」(Mindfulness)是一組重要的核心技巧,這些技巧讓人有意識地專注於當下。一個了了分明的人會覺察到自己存在這個時間點,同時覺察到這個時間點存在的事物。
在 DBT 中,沒有翻譯成「正念」,或許也有其好處,因為「正」念難免讓人聯想到我們是不是做的「正確」,或是技巧有正確解答。在實際上,技巧沒有正確及錯誤,每一個了了分明的當下,都使我們的身心對經驗更為開放。
在 DBT 中,沒有翻譯成「正念」,或許也有其好處,因為「正」念難免讓人聯想到我們是不是做的「正確」,或是技巧有正確解答。在實際上,技巧沒有正確及錯誤,每一個了了分明的當下,都使我們的身心對經驗更為開放。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