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1

RO DBT-談「頭燈中的鹿反應(The “Deer in the Headlights” Response)」與「降溫策略(Heat-Off Strategies)」Part I

文/馬偕紀念醫院自殺防治中心 林芝帆諮商心理師
透過螢幕看著訓練中的治療師與個案談話是很有意思的,回想並檢視在治療工作中的自己也是如此。大多時候,我們有著一貫的前傾姿勢並搭配著傳達關懷的眼神。RO DBT則讓我們開始意識並思考在面對不一樣特質的個案也許治療師也該視情境做調整。

大多數治療師在面對反應慢或面無表情的個案時,往往會增加而不是降低其社交訊號的強度—例如透過靠近或前傾、試圖獲得眼神接觸或延長目光接觸、說話更快或更堅定地或重述。這樣做的目的包括:確保治療師引起個案的注意(透過直接的目光接觸)、確保個案了解所討論內容的重要性或治療師關心個案(透過傾身或使用堅定的語氣)、確保個案理解治療師在說什麼(透過重述所說的話)。

治療師直接的目光接觸可能觸發過度控制個案的關閉(shutdown)反應,在RO DBT中則稱之為“頭燈中的鹿”(“deer in the headlights”)反應,像是以微笑、點頭或同意來表現。由於這樣的反應帶有明顯的親社會性質而使得治療師相信個案正在參與治療中正在發生的事情。然而,實際上個案的內在可能正經驗著壓倒性的焦慮。

對於許多過度控制的個案來說,這種增強的治療師注意力使他們感覺自己像是“夜間迎面而來的頭燈中的鹿“。他們感受到自己無法動彈,無法擺脫即將發生的災難。好比一位過度控制的個案所描述的:「當治療師看著我的眼睛並開始提問時,我感覺我無法將視線移開。我只是僵住了,再也聽不見她在說什麼。她的話語聽起來混雜在一起,我內心自責著。我無法告訴她發生了什麼,因為我幾乎不能說話。我感覺下巴像是被電線綑住了。我只是試著點頭微笑,就像是同意她所說的一切。我迫切希望談話趕快結束,同時討厭著自己為何如此脆弱。」

許多過度控制個案不敢中斷與治療師的目光接觸,因為他們認為這將會被視為軟弱或不尊重的表現。整個過程可以在幾秒鐘內快速發生,並升級為恐慌和強烈的逃離衝動。過度控制個案面臨的困境在於,他們既想逃避,又抱持著得符合「行為正確、做正確的事、遵守治療師的要求」的核心價值觀,而他們卓越的抑制控制能力,使他們有可能咧嘴笑著忍受並坐得穩穩的。

這樣自我控制的最終結果是一系列難以解釋的模棱兩可的社交訊號,由於包含混合訊息而使治療師很可能同樣開始感到焦慮。治療師面對的困境在於,他們的本能反應與專業訓練相衝突,例如治療師可能突然發現自己對於和個案間的眼神接觸感到越來越不舒服。其身體不適反映了大腦對非語言模棱兩可的社交訊號(空白凝視、僵硬的姿勢、強迫微笑)的正常反應,但訓練告訴她要不惜一切代價保持眼神交流,如果移開視線則有可能冒著對個案傳達不認可或不感興趣、不贊成或恐懼的風險。

由於缺乏替代模式,大多數治療師仍持續透過保持眼神交流來表達關切,儘管他們仍然感到不舒服。而原本想要進行親社會治療而遭遇的事情很快就會開始演變成像是一場沒人知道如何停止的凝視比賽。如果控制不當,恐慌驅動的逃離衝動可能會演變成個案迴避治療(例如錯過或遲到),而當個案沒有出現在會談時,治療師會鬆一口氣,甚至是過早中輟治療。

這到底怎麼辦呢?下周將會說明「降溫策略」敬請期待!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