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6

透過辯證行為治療(DBT)實現有力量的老化:增強長者韌性的策略

文/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暨自殺防治中心 資深主治醫師林承儒
老化對身心皆可能帶來挑戰。在進入人生的黃金階段時,長者有時可能會經歷嚴重的憂鬱或焦慮,像是烏雲籠罩著日常生活。不論這種感受的具體原因為何,或即使原因每天有所不同,那片烏雲似乎依然存在。且隨著年齡增長,人們更容易罹患這些情緒症狀。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估計,全球老年人口中有3~10%罹患憂鬱症。老年憂鬱症是指60歲之後首次憂鬱發作的個案,以持續憂鬱情緒為主要臨床症狀的一種情緒障礙(文獻1)。由於人口結構的變化,老年憂鬱症(Late-Life Depression, LLD)成為現在日趨嚴重的世界性問題。而老年憂鬱症又是老年人自殺的促發因素,老年憂鬱患者中有60%的人存在自殺風險(文獻2)。

長者的憂鬱與焦慮感受是非常真實的,儘管這片烏雲讓長者感到難以自行消化,它卻是可以透過藥物治療,會談及學習新技巧增加長者的韌性來擺脫的。

辯證行為療法(Dialectical Behavioral Therapy,簡稱DBT)是一種心理治療方式,藉由談話,學習技巧,接納當前處境,並賦予改變的力量。這對所有年齡層的人來說,都是一種改變生活的重要工具,對長者更是。DBT 幫助長者從憂鬱和焦慮出發,找到值得活的人生。

今天,筆者將拆解一些長者可以練習的 DBT 技巧,並示範如何在實際生活中融入這些原則。

DBT技巧


大多數辯證行為治療的形式包括記錄想法、觀點與情緒的日誌。將這本日誌帶到每週一次的談話治療中,作為探索情緒及生活問題與週期性設定生活目標的起點。在這些過程中,DBT治療的主要目標通常是:
  1. 幫助個案處理並接納情緒。
  2. 限制或改變那些無法帶來正面效果的行為。
  3. 幫助個案學習以有效應對技巧取代負面行為。

在受完整訓練獲得資格的治療師協助下完成這些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治療師可以在長者出現情緒困頓,處理生活問題卡關時提供支持。然而,對於個案的自我實踐而言,治療師通常會讓個案專注於以下四項技巧,並融入生活中反覆練習:
  1. 了了分明(Mindfulness)技巧:完全專注於當下,讓過去的憂慮與未來的擔憂退居次要位置。通常涉及專注於感官或冥想的形式。
  2. 痛苦耐受(Distress Tolerance)技巧:練習面對不適或痛苦的情境,而不以無效方式回應。
  3. 人際效能(Interpersonal Effectiveness)技巧:平靜、善意且有效地表達自己的需求與界限。
  4. 情緒調節(Emotion Regulation)技巧:能夠調節負面情緒並重新導向想要的情緒方向,例如焦慮與恐慌發作時。

對於長者來說,DBT 療法可以幫助長者在老化過程中獲得掌控感,增強韌性,使長者更專注於實現個人目標,並學會抓住幸福的機會。

建立健康的日常習慣


DBT教導的是有效應對情緒、問題及環境的技巧,來建立有助於健康的日常習慣。對於有憂鬱和焦慮的老年個案,DBT 對日常習慣的處理方式通常是透過與情緒“相反的行動”。當個案感到精力匱乏或沮喪時,選擇做一些正向活動而非退縮在角落。設定並堅持日常習慣可以成為一種積極應對的技巧,有助於建立生活中的掌控感,並對身心健康產生正面影響。

另一個不錯的技巧是PLEASE:
  • PL(Physical Illness),就是鼓勵長者治療身體疾病並穩定服用藥物。
  • E(Balance eating),是嘗試均衡飲食以避免情緒波動。
  • A(Avoid mood-Altering substances),就是避免改變情緒的物質並調節情緒。
  • S(Balance sleep),就是保持良好的睡眠,才能享受生活。
  • E(Exercise),就是進行運動以保持穩定的精神狀態。

長者可以從穩定治療生理及心理的疾病開始,配合規則醫療藥物,並維持均衡營養的飲食,同時避免菸、酒、咖啡等會改變情緒的物質,也進行維持睡眠及運動的方法,讓長者在晚年仍有健康的生活,維持自我掌控感,保持健康,不失能也不失志(demoralization)。

結論


DBT 療法提供有效的技巧,讓不同年齡層的人們都能練習將不滿意的生活及起伏的情緒,找到想要的方向,做到有效的改變。也為長者提供所需的技巧,建立自我掌控並充分享受每一天的生活,安度晚年,走向善終。

參考文獻

  1. Alexopoulos GS. Mechanisms and treatment of late-life depression. Translational psychiatry. 2019;9:1-16.
  2. De Leo D, Giannotti AV. Suicide in late life: A viewpoint. Preventive Medicine. 2021;152:106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