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2/26
精神科急性病房護理師分享應用辯證行為治療元素於嚴重邊緣性人格個案
文/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急性病房 張維娟護理師
個案為一29歲女性,因為求職工作屢次失敗、經濟壓力、及不穩定的人際關係多次嚴重自殘自傷後入院。住院期間,當其對外界不滿的憤怒情緒來的時候(不管是因為病房現場、或因過去情境與現在狀況交織的誘發),仍在病房有包括搥牆、撞頭等嚴重自傷行為,同時也容易對病房工作人員或病友暴力相向。

2021/02/19
「轉大人」~心智科工作者看青少年的辯證行為治療(下)
2021/02/12
「轉大人」~心智科工作者看青少年的辯證行為治療(上)
文/DBT 青少年治療團隊 in 馬偕紀念醫院
從2017年參加完醫院辦理的「失衡的家庭與青少年」後,我開始投入青少年 DBT 訓練與治療,在這以前,我常不自覺地在心中自問,究竟這個青少年治療的核心精神是什麼?可能是為了轉移這種焦慮,我有時會點開 Youtube 上的外國治療演講來看,用以揣摩相關治療的感覺。有次我看到了 Linehan 女士的一段演講,內容談到她開發辯證行為治療的源起。她觀察到若一個人在成長歷程是幸運的,曾遇過可以提供認可經驗的環境,他/她會自然地發展出各項調節情緒及人際所需要的能力;但沒有這樣環境的人,往往會因為不曾發展出相關的能力,而在之後的人生中,往復循環於情緒及人際失調的困境中。

2021/02/05
悲傷的人可以使用什麼DBT技巧?(4)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