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28

當行為無效時-鏈鎖分析的應用

文/馬偕紀念醫院自殺防治中心 實習諮商心理師周士傑
在會談中,常常遇見一個狀況,有時案主的情緒會如同火箭攀升般上來得很快,好像突然間從平靜無波的小河瞬間湧起了波濤洶湧的滔天巨浪。

我問案主,是什麼事讓你生那麼大的氣呢?通常,我聽到的回答會是,沒有呀!我沒有生氣;或是我不知道,就是好氣好氣!!

在 DBT 中,有一個覺察自我狀態的小作業,叫做「問題行為的鏈鎖分析」,之所以稱之為鏈鎖分析(chain analysis),一方面是直接從英文翻譯,另一方面也凸顯我們的反應就如同一條緊緊相連、環環相扣的鎖鏈,一經促發,有如點燃鞭炮般,一個接一個被引爆,而且反應時間極為短暫,久而久之甚至變成我們的直覺反應。

也正因為趨近於反射動作,我們常常對這條鏈鎖反應習焉不察,長期讓它處於「自動導航」模式。即便有所查覺,但要深入細究每個環節,實在太過惱人,我們只好先將它打包隱藏起來,以為只要沒看到,就沒事了。

但真是如此嗎?

在 DBT 講義與作業單(p.36)裡,舉了一個例子,案主的問題行為是「酒喝太多而且酒駕」,促發事件是週一姐姐原本答應要來看案主,但因為臨時要出席一個重要的商務宴會,打電話臨時取消。案主對此感到既受傷又生氣,忍不住在電話中對姐姐大聲咆哮。案主認為「沒有人愛我」、但掛完電話後又感到羞愧,認定「自己是沒價值的」,案主接著看電視解悶,但沒有喜歡的節目,於是想喝杯葡萄酒讓自己好過一些,沒想到最後竟整整喝了兩瓶,甚至臨時起意,開車去夜總會續攤,沒想到,途中被警察攔下並開了酒駕的罰單。

這就是鏈鎖分析!

它幫助我們從表面的問題行為(生氣的狀態),一路回推找到激發自己情緒的源頭(促發事件),更重要的是要找出這條習慣化的刺激-反應裡面所蘊含的認知(Cognitions)、想法(Thoughts)、與感受(Feelings)。

例如,案主酒駕問題行為背後有促發事件(姐姐答應要來,卻臨時取消),背後還接著一個又一個的想法(沒有人愛我)、感受(感到受傷、生氣、愧疚)與認知(自己是沒價值)。但透過鏈鎖分析,有機會將表面的問題行為作細部拆解、翻開,再一一找出其中被掩蓋住的連鎖反應。

你說,為什麼要那麼大費周章地寫作業,那麼多事地將已經蓋上紗布的傷口,重新掀開?那不是會更痛嗎?一定要這樣嗎?有用嗎?

但換一個角度來看,既然是傷口,總有感染的風險。為避免擴大感染,必須先將紗布掀開、清創上藥,如此,傷口才能更快癒合,才不會留下疤痕。

誠如美國心理學家艾利斯 (Albert Ellis)的名言:「人不是被事情所困擾,而是被對事情的看法所困擾。」

當我們能透過鏈鎖分析,一步一步地下往下找,向自己裡面探索,知道自己為了什麼生氣,覺察到自己已經生氣了(know what),才能在往後類似促發事件,有意識地「選擇」不一樣的反應方式(know 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