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hoto credit: camera.newbie on VisualHunt |
2022/09/30
將個案的社交訊號與社交連接聯繫起來
文/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暨自殺防治中心 資深主治醫師吳書儀
通常在第四次會談時,治療師已準備好討論 Over control 的關鍵假設機制會導致OC個案的孤立感、排斥感、和孤獨,這是 RO DBT 的介紹與承諾的最後一個階段,也是最具挑戰性的部分,因為這會是第一次提供直接的矯正性學習的回饋(corrective feedback)。好消息是 OC 個案比你(及他們自己)想像的要強大。治療師應該採取一種能傳達對個案自我檢查能力的信心的立場,同時發出訊號,願意接受回饋。另外,應該解釋一下這個主題將在整個治療過程中會被多次提及。
2022/09/23
戒癮治療師一定要知道的DBT戒癮技巧設計思維(下)
文/馬偕紀念醫院自殺防治中心 黃予岑諮商心理師
【Q:請問團體技巧的安排順序是否有什麼理由呢?了解原則平時可能更容易運用。】本文章為回答2021/10/01之DBT辯證式戒癮小講堂線上研習之學員提問。
第一次辯證式戒團體後的優化計畫
- 第一周主題:辯證式戒癮、鏈鎖分析。
- 第二周主題:了了分明What、How。
- 第三周主題:澄明心、替代性叛逆、適應性否認。
- 第四周主題:危機生存:STOP、TIP。重建新世界:衝動衝浪。
- 第五周主題:斬斷牽連、社群增強。
- 第六周主題:危機生存:轉移注意力ACCEPT、五感撫慰、改善當下IMPROVE。
- 第七周主題:情緒調節:描述情緒、改變情緒:相反行動。
- 第八周主題:改變情緒:問題解決、總複習和結業。
2022/09/16
戒癮治療師一定要知道的DBT戒癮技巧設計思維(上)
文/馬偕紀念醫院自殺防治中心 黃予岑諮商心理師
【Q:請問團體技巧的安排順序是否有什麼理由呢?了解原則平時可能更容易運用。】本文章為回答2021/10/01之DBT辯證式戒癮小講堂線上研習之學員提問。
DBT 辯證式戒癮團體是一個全方位預防復發的戒癮模式,協助成癮案主從了了分明開始活在當下,學習觀察、描述、參與,並且透過不評價來降低對自己成癮行為感到羞愧、罪惡感的經驗/壓力,並透過專一且有效地做來促進戒癮目標的達成。
為什麼我選擇 DBT 辯證式戒癮來協助案主戒癮
DBT 辯證式戒癮團體是一個全方位預防復發的戒癮模式,協助成癮案主從了了分明開始活在當下,學習觀察、描述、參與,並且透過不評價來降低對自己成癮行為感到羞愧、罪惡感的經驗/壓力,並透過專一且有效地做來促進戒癮目標的達成。
2022/09/09
人際效能技巧:人際互動中的「微調」─要求態度的強弱(下)
2022/09/02
人際效能技巧:人際互動中的「微調」─要求態度的強弱(上)
文/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 吳宜蓉臨床心理師
「服務生,我們這邊少一雙筷子喔!」
「ㄟ弟,幫我拿筷子,我剛剛忘了!」
「不好意思,因為我坐在裡面,方便請你幫忙拿筷子嗎?」
「沒關係,我去拿筷子!」(不提出要求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當我們在向別人提出要求時,很常會很細微地調整自己的態度?
以上面的例子,明明同樣是「提出要求,請別人幫忙拿筷子」,但我們的說詞與態度會隨著情況而有所不同,甚至有時候是決定不提出要求的。
「ㄟ弟,幫我拿筷子,我剛剛忘了!」
「不好意思,因為我坐在裡面,方便請你幫忙拿筷子嗎?」
「沒關係,我去拿筷子!」(不提出要求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當我們在向別人提出要求時,很常會很細微地調整自己的態度?
以上面的例子,明明同樣是「提出要求,請別人幫忙拿筷子」,但我們的說詞與態度會隨著情況而有所不同,甚至有時候是決定不提出要求的。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