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19

技巧需要反覆地練習、而作業可以幫助技巧的精進

文/馬偕紀念醫院自殺防治中心 陳淑欽臨床心理師
「這個作業我之前寫過了,還要再寫喔!」
「作業什麼時候寫的喔!今天早上啊!因為今天下午要會談了,一早趕快把作業寫完,這樣可以跟你討論。」
「我有用技巧,但是我沒有寫下來,直接討論好嗎?」
「我這周糟透了,什麼技巧和作業通通都沒有用,想都沒想到。」

DBT 治療相當強調技巧,然而,對技巧和寫作業,個案的態度通常不如治療師來得正面,使用技巧意味著個案自己需要努力地覺察自己的習慣,並且暫停習慣的衝動,接著轉換成「不熟悉/彆扭/彆腳」的技巧,每個動作都非常耗費認知能量,都需要用技巧,而被情緒累壞的個案(常常個案的口頭禪也是:好累),常常已經成為習慣的俘虜,雖然無法期待狀況會更好,但當下也不會更累。然而,練習技巧的累,一旦慢慢地養成習慣,變成自動化的反應,累的感覺也就會慢慢減少,而技巧帶來的好處也會越來越明顯。

如同駝背的人,進行脊椎矯正治療時,除了當下的治療之外,治療師也會教導相關伸展的方法以及姿勢的調整,強調求醫者需要改變肌肉的習慣;因為習慣了駝背狀態的肌肉,如果不改變用力的習慣,即便脊椎在治療中已經調整恢復到比較健康的位置,肌肉的習慣也會把脊椎拉回到彎曲的狀況。因此,有意識地注意到自己肌肉的習慣,並且有意識地改變自己的姿勢,才能訓練自己的肌肉長久維持不駝背的姿態。

又如同學習樂器,在老師的指導下彈出一首新曲子,如果沒有回去練習,下次來,同一首曲子又變成新曲子了。

技巧練習也是一樣,每次的治療是幫助個案把情緒/思考/行為習慣建立新的模式,但用力的「習慣」則需要使用技巧有意識地每天練習,練習的頻率與脊椎可以維持/樂曲可以熟練有關,常常練習意味著治療的效果在每天都有發揮,而只有在治療的時候想到或練習技巧,意味著治療效果的不延續,也因此,DBT 將不寫作業視為治療中的干擾行為,是治療中第二重要的治療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