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7

如你所願/留心覺察(stay mindful)~忽略攻擊和唱片跳針~向著目標勇敢前進

文/馬偕紀念醫院自殺防治中心 林家華護理師
這一陣子最多新聞的就是運動賽事-棒球12強世界冠軍賽,最讓人津津樂道的就是醜小鴨的逆襲。從資深棒球迷得知,這次代表台灣比賽的成員都是名不經傳的小角色,沒有赫赫有名的棒球好手,也就都不抱太多的期待。筆者不是棒球迷,只是從小到大看過幾場棒球賽的一日棒球迷,也因過去不好的新聞事件等對台灣棒球有諸多偏見,不看好的想法在旁觀看這個活動新聞。賽後,很多這些出賽精彩的棒球英雄們都提到大家面對貶抑、歧視與偏見,是如何面對失敗及打不好的挫敗,跌跌撞撞的刻苦訓練歷程,這次大家靠著彼此互相鼓勵打氣,專心練習,努力朝向冠軍賽前進的。細想這次若沒有得到冠軍,是否會持續的批評、不看好及偏見的評論聲浪,讓這些努力認真的運動家是否在這些貶低的論點又要再等30年以上才有可能重獲勝利。筆者也在這個賽事新聞中,深刻體會到歧視、無意識偏見還有刻板印象所代表的意義,還有他們互相之間的關係及影響。

現在的社會已經非常多元,我們也常在說「多元共融」,但是如果你仔細觀察,歧視依然充斥在我們的社會中,常見的歧視有性別、宗教、種族、性向。「微攻擊」(Microaggression),這個詞是由美國精神科醫師「切斯特·米德爾布魯克·皮爾斯博士〈Dr. Chester M. Pierce〉」在 1970 年提出的--「基於偏見和歧視、以侮辱和消極態度,隨意出現在政治和文化上攻擊被邊緣化的群體。」最初用來描述美國人在日常對當地黑人有意無意的否定和侮辱。後來泛指在日常中較強勢的群體在語言、行為或環境上對被侮辱或文化上被邊緣化群體的輕視。不管是有心還是無意,這些舉動都傳達了對另一群體的敵意、貶低或消極態度。

因此,在面對隨處可見微攻擊的人際環境該如何因應。辯證行為治療裡人際效能中的目標效能技巧,此技巧幫助我們在達成目標時,能夠盡量有效地行動。其準則是得到你想要的,口訣:親愛的人(DEAR MAN),包括有描述(Describe)、表達(Express)、堅持(Assert)、增強(Reinforce)、保持了了分明(stay Mindful) 、表現自信(Appear confident)及協商(Negotiate)。這裡筆者想要介紹”保持了了分明(stay Mindful)”,是人際效能中如你所願技巧在情境中對你的目標保持留心覺察,集中注意力在你的目標上,維持你的立場,不要分心。裡面兩個有用技巧~忽略攻擊轉移注意力及唱片跳針:

2024/12/20

馬偕DBT訓練心得-下

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 趙素儀臨床心理師
這半年的經驗讓我深刻體會到團隊支持對於困難個案治療的重要性。每週的團隊諮詢會議讓我們可以針對每位個案討論各自的臨床應對策略,以及在技巧了解或練習不足,再請個別治療師進行補強。

整體而言,這段經歷對我來說是全新的臨床體驗與扎實的訓練過程。每兩週一次的個別督導討論(林誼杰臨床心理師),讓我能熟悉技巧概念,並學習如何利用 DBT 的 Observing limits 與自我揭露來整合反移情詮釋及團體應用。此外,這次受訓也促進了我與同事之間的教學相長。在我擔任團體帶領者的過程中,偕同帶領者(吳宜蓉臨床心理師)和觀察員(陳威辰住院醫師)適時提供指導與補充,幫助我彌補知識的不足,並在每次會後分享各自在馬偕團體的 DBT 實務經驗,同時因為兩人總傳遞出 DEARMAN GIVE FAST 的核心態度——溫暖、尊重與堅定(warm, respect, and firm),這讓我鼓起勇氣主動詢問我所不慎理解的部份,為團體的最佳效益尋求有效解方。

2024/12/13

「辯證行為治療技巧訓練~初階課程」《Q&A時間》part.1

文/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暨自殺防治中心資深主治醫師吳書儀
Q:照顧的社區老人個案說「這輩子就這樣了,相欠債啦」,要怎麼用DBT角度回應?

A:聽到長輩這樣說,可能會讓你感到有些無奈或擔心。應用 DBT 的角度及策略,我會試著用溫和且關心的語氣,同理認可(大家還記得「專正心有效人」嗎?)進行鏈鎖分析,並應用真實有效的接納後,下一步建議做出情緒調節的改變策略:

2024/12/06

透過辯證行為治療(DBT)實現有力量的老化:增強長者韌性的策略

文/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暨自殺防治中心 資深主治醫師林承儒
老化對身心皆可能帶來挑戰。在進入人生的黃金階段時,長者有時可能會經歷嚴重的憂鬱或焦慮,像是烏雲籠罩著日常生活。不論這種感受的具體原因為何,或即使原因每天有所不同,那片烏雲似乎依然存在。且隨著年齡增長,人們更容易罹患這些情緒症狀。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估計,全球老年人口中有3~10%罹患憂鬱症。老年憂鬱症是指60歲之後首次憂鬱發作的個案,以持續憂鬱情緒為主要臨床症狀的一種情緒障礙(文獻1)。由於人口結構的變化,老年憂鬱症(Late-Life Depression, LLD)成為現在日趨嚴重的世界性問題。而老年憂鬱症又是老年人自殺的促發因素,老年憂鬱患者中有60%的人存在自殺風險(文獻2)。

長者的憂鬱與焦慮感受是非常真實的,儘管這片烏雲讓長者感到難以自行消化,它卻是可以透過藥物治療,會談及學習新技巧增加長者的韌性來擺脫的。

辯證行為療法(Dialectical Behavioral Therapy,簡稱DBT)是一種心理治療方式,藉由談話,學習技巧,接納當前處境,並賦予改變的力量。這對所有年齡層的人來說,都是一種改變生活的重要工具,對長者更是。DBT 幫助長者從憂鬱和焦慮出發,找到值得活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