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暨自殺防治中心 資深主治醫師林穎
當你注意到憂慮反反覆覆地出現時,可以練習"觀察"的技巧,觀察這些憂慮進出心中,轉移你的注意力到你身體上的知覺(留意哪些身體感覺在當下是最明顯的),然後保持你的注意力在你身體的感覺上,注意憂慮的想法需要多久的時間可以離開。有時去體驗這些感覺會有一些痛苦,但我們可以試試看這樣的練習。
我們在練習觀察的時候,常常會有想要放棄的衝動,或許是有其他的事,也或許是有一些身體的感覺或痛苦生起,但是我們可以努力堅持下去。等於是訓練我們的心去注意我們選擇的事物,並在分心時拉回來觀察,需要練習、練習、再練習。
了了分明的"觀察"是很重要的技巧,我們透過觀察將訊息送入大腦,讓我們能夠改變。看到內心的想法與情緒,而不對它們進行反應,可以減少我們不斷對這些經驗的反芻思考。透過練習了了分明,我們可以減少對內心事件的反應,不立即對那些日常生活可能會引爆情緒的狀況產生動作,也有更多時間能夠準備做出合宜的反應。就像一位和平的武士,重點不是獲得成就,而是持續不間斷地鍛鍊,反覆去作。
當我們作觀察的練習時,不一定會讓我們感覺更好或更平靜。我們可以提醒自己,有觀察的能力,將能讓我們有更好的生活品質。為了讓我們的心學會更多了了分明,我們需要耐心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