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9

你被「控制」控制了嗎? Part 1 個案篇

文/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 葉筱玫社工師
一個安定繁榮的社會背後,總有一群人兢兢業業,為了達到社會的期待並做正確的事而努力不懈。他們注重原則與公平、注重細節、延後滿足,以確保每件事都有被好好完成,同時盡量避免麻煩到別人。他們是認真的行動者、儲蓄者、計畫者、以及解決問題高手。

社會上有這樣一群人,很讓人感到安心。

但當「自我控制」變得太過,我們可能陷入瑣碎細節無法跳脫;花大量時間以求完美;對不公不義氣急敗壞;過度僵化的依循規則排斥改變;人際關係變得疏離表淺...。原本立意良善的「自我控制」,即從美好的盟友,轉變為最大的敵人。

Radically Open DBT 的創始人 Dr. Thomas Lynch 提醒我們,在面對過度控制(over control)的個案時,不要忘記他們核心的親社會(pro social)本質。Dr. Lynch 在他的書中提到,「過度控制」是這些人用來降低內在生理焦慮的一種策略:聚焦在解決引發焦慮的問題來緩解焦慮感。他們較一般人更容易因環境的刺激激發生理焦慮反應,且常自覺格格不入,彷彿異鄉人。他們傾向環境及生活模式一成不變,以避免激發焦慮反應;當內在焦慮度升高時,變本加厲的透過控制(自己或環境)來回應威脅,並試圖重獲安全感。同時,因人際互動在本質上就充滿了不可預測性,他們很難真正與人建立連結。

那,面對這些人,我們可以採取怎樣的治療立場哩?下一篇,我們繼續看看 RO DBT 的治療目標與核心假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