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12/25
畢業病友學習心得分享系列(5):仁慈關愛
文 / Midori Chen
目前我正在練習「仁慈關愛」這項技巧,以及重新建立課本提及的「價值觀」,這世界不會為了我們改變,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同時接納自己的疾病,這樣的改變,不是為了討好別人,而是勇敢做自己的主人,這世界也不全然拒絕精神病患,只是他們不懂得如何用適宜的方式表達愛與接納,有些人或許會用「正常」或「不正常」區分生命,面對這樣的論斷,不要望著星空惆悵,瀟灑幽默以對那些偏見即可,因為我們都不完美,每個人都是主特別的創造,我十分喜愛聖經中所講「彼此相愛,便能掩蓋罪」,因為「愛」能激發很多不可能的事,甚至是奇蹟,請深信這世界一定有人愛著你,就算你認為沒有,也請你一定要活在當下愛自己,成為自己的知己,這樣的請求或許過分,也或許是陳詞濫調,現在看似回頭無岸,不代表未來沒有人在等候你和珍愛你,以上這些是我生病十幾年來,和練習DBT的日子,得到最深層的領悟,從無數的埋怨到無盡的感恩,我的內心終於得到我渴望的平靜,我想祝福天底下,所有精神病患,都能自由翱翔天際,即使受傷太重,現在無法振翅高飛,就先暫停休息一下,浴火鳳凰的那刻一定會到來。

2020/12/18
畢業病友學習心得分享系列(4):轉念與執意
文 / Midori Chen
暫時離開這誘惑自縊的空間,起身洗澡,專一地淋浴,感受水溫的變化,吹頭髮時,我看著鏡子中的自己,想起自己的口紅不見了,於是,計劃等下穿好衣服要去附近的屈臣氏,買一支新的口紅,在走去屈臣氏的路上,我聽著快版的英文詩歌,並對嘴跟著唱,轉移自己還是想回家躺床的注意力,到了屈臣氏,寬敞明亮的空間中,有好多個開架美妝櫃位,剛開始有點不想挑口紅想回家,我想想優缺點,我找不出現在選擇回家躺床任何的優點,反而是繼續待在屈臣氏挑口紅此事,有許多優點,而我同時也覺察到我的痛苦指數慢慢在下降,於是有效的做,就是完成我的目標,買一支新口紅,我開始專心口紅試色,每個專櫃的口紅和唇釉的顏色,我都先擦在手上,然後再用卸妝水擦掉,記住哪幾色比較適合我,重覆幾遍後,我完全投入在挑口紅這件事,也沒有任何想回家躺床的念頭,由於有太多專櫃,試色完後,內心糾結一番,終於選出一支口紅,走出屈臣氏,看看手機,才發現自己竟然在屈臣氏待了快兩個多小時,那時的痛苦指數也降到零,在回家的路上,認可自己的努力,自我撫慰買了愛吃的地瓜薯條。

2020/12/14
畢業病友學習心得分享系列(3):低迷與迷惘中認可自己
2020/11/27
2020/11/22
2020/11/18
青少年辯證行為治療何時該把家人納入呢?
文 / 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 資深主治醫師劉惠青


青少年辯證行為治療中,把家人納入治療是很重要的,因為家庭環境常在青少年失功能行為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跟家人一起工作在辯證行為治療架構中有很多種形式,其中之一是把家庭治療納入青少年個別治療的療程內。什麼狀況下我們該考慮這種安排呢?
2020/11/07
2020/10/26
別急著戒酒--由杯中幻影走向點亮未來的路
2020/08/05
內在之井~~智慧心就像地上的一口水井
文/馬偕紀念醫院自殺防治中心 林家華護理師
常常聽人說要有智慧,要有 EQ,但是要找智慧心,甚至確認就是智慧心,有時並不容易。
每個人都會遇到不公或者讓人不爽的事。但總在發完脾氣,或者很久之後,你會發現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都有自己不容易的部分,情緒化或是過度理性不僅不利於解決問題,還會把問題擴大化,造成更大的影響。
2020/07/22
2020 辯證行為治療理論與治療策略課程

辯證行為治療(DBT)由 Dr. Marsha Linehan 所創立,是一套融合認知行為、行為科學、辯證哲學及了了分明等概念及技巧的治療模式,有具體明確的治療階段及目標,並且透過四種模組(個別治療、團體技巧教學、個案管理、諮詢團隊)來幫助個案。
已有研究證實 DBT 對於降低邊緣性人格及重複自傷個案再自傷行為有療效,另在使用於藥酒癮、自傷青少年、困難治療的憂鬱以及飲食疾患等複雜性問題個案的治療也都有成效,也有提升治療師的效能感、減低挫折或無力感的功能。由於 DBT 複雜的模組及操作,有興趣的人往往需要花費很多心力,馬偕醫院 DBT 團隊今年將以兩天的課程,透過解說、實務練習及問答,說明完整的 DBT 架構及操作,期待能讓台灣的心理衛生相關從業相關人員更熟悉。
2020/07/15
新手DBT治療師的心得:DBT ─ 從自己做起
2020/07/01
青少年高自殺風險的實證治療模式 - 青少年辯證行為治療
2020/06/03
壓力與情緒心
文/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暨自殺防治中心 資深主治醫師林穎

壓力會造成不好的化學反應。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人類在原始人的時候,要躲開猛獸的攻擊,所以恐懼造成的化學反應就是戰鬥、逃跑或僵住。這些反應對躲避猛獸很有用。但這種從祖先傳下來的恐懼一直都在,現代沒有猛獸了,所以我們這些恐懼會因為某些原因跟其他東西連結在一起,比如師長的責罵、人際關係或父母的離開,可是在這種情況,這些古老的洞穴人恐懼反應一點用都沒有。我們都以為是周遭環境造成我們的情緒反應,可是有可能是我們先有這些情緒反應在我們身體裡,才對周遭進行反應。

壓力會造成不好的化學反應。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人類在原始人的時候,要躲開猛獸的攻擊,所以恐懼造成的化學反應就是戰鬥、逃跑或僵住。這些反應對躲避猛獸很有用。但這種從祖先傳下來的恐懼一直都在,現代沒有猛獸了,所以我們這些恐懼會因為某些原因跟其他東西連結在一起,比如師長的責罵、人際關係或父母的離開,可是在這種情況,這些古老的洞穴人恐懼反應一點用都沒有。我們都以為是周遭環境造成我們的情緒反應,可是有可能是我們先有這些情緒反應在我們身體裡,才對周遭進行反應。
2020/05/06
Marsha 回憶錄讀後感
2020/04/17
在關係中,不委屈自己~
2020/04/10
讓每一次的洗手,都成為滋養自己的正向時刻~
2020/04/06
當情緒的語言表達和非語言不一致時
2020/04/03
請你跟我這樣做
2020/03/27
利用鏈鎖分析找出問題解決之道--【實例篇】
2020/03/23
2020/03/20
太早墜入愛河,會讓人變得「邊緣化」嗎??
2020/03/13
看雅妮的報導有感而發
2020/03/06
暴食症的辯證行為治療引導自助的隨機對照研究
2020/02/28
小朋友也會使用DBT技巧
2020/02/14
祝大家鼠年快樂,談到老鼠...
2020/02/07
一位經歷過SARS的護理人員看現在的武漢肺炎-使用DBT技巧因應
文/馬偕紀念醫院自殺防治中心 張雅玲護理師
近日武漢肺炎肆虐,而每當增加一病例,就讓我情緒更加緊繃和焦慮。因為17年前的SARS,我是進入SARS病房支援的護理人員。雖然當時已經是疾病的後期,但在整個過程中,看著疾病對個案和醫護人員的衝擊,那樣的高壓,卻是難以忘記。也因此,現在似乎只要看到、聽到任何人不重視防疫的任何措施,都會讓我莫名的生氣,甚至想破口大罵:你們懂不懂若不守住,第一線的醫護人員是會有多危險嗎?我們是拿命來救大家的!而這樣的憤怒、焦躁情緒也隨著自己總是一直關注疫情而起伏著,這樣的狀態也影響到了家人,使得家人情緒跟著我不安起來。
![]() |
圖片出處:freeimages |
近日武漢肺炎肆虐,而每當增加一病例,就讓我情緒更加緊繃和焦慮。因為17年前的SARS,我是進入SARS病房支援的護理人員。雖然當時已經是疾病的後期,但在整個過程中,看著疾病對個案和醫護人員的衝擊,那樣的高壓,卻是難以忘記。也因此,現在似乎只要看到、聽到任何人不重視防疫的任何措施,都會讓我莫名的生氣,甚至想破口大罵:你們懂不懂若不守住,第一線的醫護人員是會有多危險嗎?我們是拿命來救大家的!而這樣的憤怒、焦躁情緒也隨著自己總是一直關注疫情而起伏著,這樣的狀態也影響到了家人,使得家人情緒跟著我不安起來。
2020/01/31
2020/01/24
2020/01/17
採取和「恐懼」相反的行動
2020/01/10
危機生存技巧使用的首要~~辨識危機情境及使用的時機
2020/01/03
Dr. Marsha Linehan 小傳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