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1

從酒精沼澤到重生曙光:酒癮更生人的掙扎與復元之旅

作者/晨曦
哈囉!各位朋友,你們好呀!

我是晨曦,在自我介紹之前,我先敘述一下為何我會出現在這裡。我是參與 DBT 辯證行為治療的患者,在治療的這段時間裡,都是黃予岑心理師陪伴著我,將我從酒精的沼澤拉出來。

2025/04/04

「辯證行為治療技巧訓練~初階課程」《Q&A時間》part.4

文/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 張輊竑臨床心理師
Q:如果個案一直處在技巧崩解點(Skills breakdown point),在諮商中無法使用情緒調節或了了分明技巧,這樣要如何幫助個案?

A:當情緒被高度激發時,的確有困難使用技巧。可以參考以下步驟:

2025/03/28

專注當下的一堂課

文/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 張輊竑臨床心理師
還記得費爸(Roger Federer)嗎?
賺人熱淚的運動生涯,即便2022年退役,仍是多數人心目中的GOAT,毫無疑問的網壇傳奇。

費爸去年(2024)在達特茅斯學院畢業典禮的演講中,有段令人印象深刻的分享。概要如下:
打網球不可能完美無缺,在我職業生涯1526場單打比賽中,贏了將近80%的比賽(註:應為81.98%),你們知道我在這些比賽中贏了多少分嗎?

2025/03/21

<甄嬛傳>中的優缺點分析

文/Perplexity AI + 馬偕紀念醫院自殺防治中心 周昕韻諮商心理師
過年期間,再次回看了甄嬛傳,覺得真是精采!問 Perplexity AI:「甄嬛傳中,甄嬛在幾個關鍵時刻都做了很正確的決定與決策,並讓後面的處境慢慢變好,可以幫我回顧有哪幾個時刻,她做了關鍵的決定嗎?」

2025/03/14

「辯證行為治療技巧訓練~初階課程」《Q&A時間》part.3

文/馬偕紀念醫院自殺防治中心 周昕韻諮商心理師
Q:「有關多重迷走神經,哪些活動可以1.調節交感神經的過度激發(減少戰或逃反應)?2.調節背側迷走神經的困境(脫離凍結)?3.促進腹側迷走神經的激發(促進社交互動與安全感)?」

A:Perplexity AI+馬偕紀念醫院自殺防治中心 周昕韻諮商心理師 一同回應

2025/03/07

談接受自己的無能為力

文/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暨自殺防治中心 資深主治醫師林穎
我們的心不停產生不同的想法與評斷。有些對我們解決問題有幫助,有些則否。

像過去痛苦的體驗、對自己的責罵與否定、對別人的期望,這些事物會佔領心思意念,讓我們沒辦法好好專注當下。

對未來的不停擔心、在人際關係中的煩惱,有很多時候常常都是對解決問題沒有助益,因為未來變數太多,往往發生的人事時地物與變化都是無法預料的。

2025/02/28

不要就這樣算了!不虧待自己,從練習提出要求開始

文/馬偕紀念醫院自殺防治中心 實習心理師趙芝翎
身為一個窮學生,任何的優惠活動都能夠大大地減輕生活負擔,而我最常使用的是自帶環保杯至超商或是手搖飲店以享有5 元的品項折扣(真的不要小看積沙成塔的威力,有些店家環保杯折扣高達10元,一週下來等於多賺到一杯咖啡),不過當然,有時也會遇到店員忘了折抵杯扣的情形。

過去的我總會想說「才5塊錢就算了啦,店員看起來很忙不要造成他麻煩,而且剛才結帳的當下我沒有注意到我也有錯」,同時也會想「但是我都特地帶環保杯了就是為了那5塊錢啊,而且現在我的經濟處境一分一毫都很寶貴耶」,然後在兩者之間糾結許久,不敢提出要求卻又對於損失耿耿於懷,直到學習 DBT 後,我再遇到類似情境發生便會想起 DEAR MAN 的技巧。

2025/02/21

了了分明:觀察

文/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暨自殺防治中心 資深主治醫師林穎
當你注意到憂慮反反覆覆地出現時,可以練習"觀察"的技巧,觀察這些憂慮進出心中,轉移你的注意力到你身體上的知覺(留意哪些身體感覺在當下是最明顯的),然後保持你的注意力在你身體的感覺上,注意憂慮的想法需要多久的時間可以離開。有時去體驗這些感覺會有一些痛苦,但我們可以試試看這樣的練習。

我們在練習觀察的時候,常常會有想要放棄的衝動,或許是有其他的事,也或許是有一些身體的感覺或痛苦生起,但是我們可以努力堅持下去。等於是訓練我們的心去注意我們選擇的事物,並在分心時拉回來觀察,需要練習、練習、再練習。

2025/02/14

專一地作:洗碗

文/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暨自殺防治中心 資深主治醫師林穎
洗碗是個練習"專一地作"技巧的好方法。在《正念的奇蹟》中,一行禪師也說:洗碗時,就要學習"只是洗碗",對自己正在洗碗保持全然覺察。

當我們一邊洗碗一邊想別的事,我們就沒有活在當下。比如面前有五個碗,我們不能想要同時洗它們,我們一次只能洗一個,這時就要練習一步一步來。有一些時候,或許洗碗讓我們想到一些悲傷的回憶與遺憾。我們不妨注意這些想法、飄過心中的圖像,與身體的感覺,然後繼續專注於當下。在洗碗時感受水溫、觸碰的感覺、碗的質地等,隨順著自己的呼吸。

2025/02/07

TIP這麼好用!!

文/馬偕紀念醫院自殺防治中心 陳淑欽臨床心理師
小楊要參加一個重要的考試,考試前三天接到朋友的內線消息,這次的考題好像比預期還要困難喔!原本已經感覺壓力很大的小楊,頓時開始有胸悶的感覺,注意力也更變得難以集中在閱讀上。

怎麼會這樣呢?雖然是重要的考試,但是可以準備的也都準備了,過去自己也沒有發生過這種壓力反應,而且,我並沒有覺得很焦慮啊? 可是真的坐不住也讀不進去,胸悶雖然不會怎麼樣,但就是好不舒服。

2025/01/31

生活中的技巧:上班擠捷運篇

文/馬偕紀念醫院自殺防治中心 陳淑欽臨床心理師
小雅和技巧訓練團體的朋友分享自己在上班途中使用技巧的過程。

因為和多數人上班時間差不多,早上最容易搭到最擠的那班捷運,雖然知道只要早一班就不用活受罪,但相較很擠的捷運,早起是一件更困難的事,因此,小雅開始使用技巧來解決問題。

2025/01/24

「辯證行為治療技巧訓練~初階課程」《Q&A時間》part.2

文/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暨自殺防治中心資深主治醫師吳書儀
Q:請問如何不"過度同理"個案的自傷行為?

A:建議這題可以考慮參考吳書儀醫師技巧總整理的第18到51張投影片,就是要認可真實有效的行為。

什麼是有效?有效就是跟治療師的目標一致通常我們的治療目標都是要鼓勵正向行為,所以就不要過度增強自殺行為。因此記得,遇到自傷自殺行為,一定要先做鏈鎖分析。

要給予同理認可的時候, 主要:”專注傾聽”、”正確重述摘要”、”讀心跟辨識情緒”、”事出必有因,從過去歷史背景傳達理解”、”從現在真實有效的事件傳達理解”。

2025/01/17

一點DBT小技巧 讓你的門診更順利

文/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 陳威辰醫師
談到DBT,大家可能會覺得它是一個完整,高度結構化的治療。然而在目前的醫療場域及時間限制下,大部分的精神科醫師很難在門診時間內進行完整的心裡治療,多半以藥物為輔助。門診中的心裡治療模式多半改為簡短心理治療(Brief psychotherapy)。實際上,DBT 技巧也有單獨使用而非完整架構的模式。

筆者發現在「DBT技巧訓練講義與作業單」這本經典著作中,存在許多單獨使用也可以提升門診治療效果的技巧,也可以減少醫師在門診與病人爭辯藥物使用的損耗及無力感。以下分享筆者在門診中會使用的 DBT 小技巧。

2025/01/10

「要求」與「拒絕」如何恰如其分- (下)

文/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暨自殺防治中心 資深主治醫師林承儒
當我們考量這十項因素後,就會得到一個存錢後的總價,根據這個數字,我們要來對照一下圖二,根據總價的10~100,來看我們需要如何調整我們「要求」與「拒絕」的強度。

如果根據圖一發現,要求的強度是在30,這時候我們可以用「大方地暗示」的方式來要求,同時要接受對方會拒絕我們。過去我們在被拒絕的時候會有很多情緒,這從個技巧的練習,我們就可以明白我們要求及拒絕的強度要多大。

2025/01/03

「要求」與「拒絕」如何恰如其分- (上)

文/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暨自殺防治中心 資深主治醫師林承儒
人類是群體的動物,我們常常需要與人互動,其中就會出現很多的「要求」與「拒絕」。《論語·顏淵》:「齊景公問政于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白話文的意思是:齊景公問孔子如何治理國家。孔子說:「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樣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樣子,做父親的要像父親的樣子,做兒子的要像兒子的樣子。」雖然我們沒有要治理國家,然而在每天的人際互動中也需要如同孔子所說,表現得恰如其分。

那要怎麼做才可以恰如其分,行在中庸之道呢? 辯證行為治療的人際效能技巧提供了我們一個思考及執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