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28

邊緣性人格的概念化與介入

文/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暨自殺防治中心 資深主治醫師林穎

嘗試用有效率的方式來取代自傷,用技巧來面對生活中的問題,就能期待生命中出現新的行為與結果。

在邊緣性人格,很重要的兩件成因是情緒調節失功能(Emotion Dysregulation)與無法肯定的環境(Invalidating Environment)。

2018/08/24

大專校園內的辯證行為治療計畫

文/馬偕紀念醫院自殺防治中心 陳淑欽臨床心理師


一、前言:


大專校園內的心理諮商輔導中心(College counseling centers, CCC)近年遇到危機、複雜問題個案有越來越多的傾向,國內文獻探討大專諮商中心在此變遷當中的文獻,多數以討論危機處理歷程為主(陳莉榛、胡延薇、張雅惠,2013;溫錦真、林美珠,2014),如何提供較嚴重個案有效的諮商或心理治療著墨較少(葉芸芝,2017)。

2018/08/21

DBT技巧概念篇—了了分明(有效地做)

文/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暨自殺防治中心 資深主治醫師吳書儀

Photo credit: Ingere on Visual hunt

了了分明的”HOW, 如何去做”的技巧是”有效地做”
這是一個專注在有效達到你目標的技巧

2018/08/14

DBT技巧概念篇—痛苦耐受(完全接納)

文/馬偕紀念醫院自殺防治中心 陳淑欽臨床心理師



生活中難免發生令人痛苦的事情
不情願地被分手、大考落榜、親友過世
即便你很努力事情也很難改變,
痛苦的情緒排山倒海地湧出
讓你忍不住要與這一切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