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偕紀念醫院自殺防治中心 周昕韻諮商心理師
Q:「有關多重迷走神經,哪些活動可以1.調節交感神經的過度激發(減少戰或逃反應)?2.調節背側迷走神經的困境(脫離凍結)?3.促進腹側迷走神經的激發(促進社交互動與安全感)?」
A:Perplexity AI+馬偕紀念醫院自殺防治中心 周昕韻諮商心理師 一同回應
2025/03/14
2024/04/26
我的狗教會我的事 3
文/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 葉筱玫社工師
家裡小狗立即的回饋反應很有趣,讓我更願意留心自己做了甚麼。反省與檢討太多的處罰、不良後效、錯誤的增強等,維持了某些我不想要的行為結果;以及如何透過增強、削弱與形塑等原則,來創造改變。另一個有趣之處,是注意到自己的行為,是如何也被狗所增強與削弱。發現原以為是透過意志力的自主行為,可能也是互動回饋的隨機結果。
2024/03/29
我的狗教會我的事 2
文/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 葉筱玫社工師
家裡的狗咬人。
一想到狗「調皮搗蛋不受教、可惡!」要罵的同時,「養狗不教人之過,養出既不開心又有攻擊性的狗狗,是要怪誰啊!」就罵不出口了。眼看心中兩股力量亂竄,好,先深呼吸,把評價狗或評價人的聲音放一邊,看看除了這兩極端,第三條路可以怎麼走。
先來觀察狗咬人的行為好了。說不定可以透過辨識狗不同的咬人意圖,以不同的方式回應去創造改變:認可狗狗的需求與脆弱性,同時減少不良後效反應。
一想到狗「調皮搗蛋不受教、可惡!」要罵的同時,「養狗不教人之過,養出既不開心又有攻擊性的狗狗,是要怪誰啊!」就罵不出口了。眼看心中兩股力量亂竄,好,先深呼吸,把評價狗或評價人的聲音放一邊,看看除了這兩極端,第三條路可以怎麼走。
先來觀察狗咬人的行為好了。說不定可以透過辨識狗不同的咬人意圖,以不同的方式回應去創造改變:認可狗狗的需求與脆弱性,同時減少不良後效反應。
2024/03/15
我的狗教會我的事 1
文/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 葉筱玫社工師
家裡來了一隻狗。三個半月大,超可愛。超調皮。
偶而乖的像天使,唯一就是,愛咬東西。
聽說,這個年紀是長牙的時期,牙齦癢,需要咬東西。每隻狗的必經過程。
但尖銳的犬齒咬在身上,可不是好玩的。咬手、咬腳踝、咬褲子;褲子破了,手流血、腳留下刮痕。心想,自己的狗,要忍、要教、要愛。
一天,主人坐在和式墊上,狗跳起來咬了主人的嘴,留下一道血痕!
孰可忍孰不可忍,一時之間,殺狗的心都有了!
偶而乖的像天使,唯一就是,愛咬東西。
聽說,這個年紀是長牙的時期,牙齦癢,需要咬東西。每隻狗的必經過程。
但尖銳的犬齒咬在身上,可不是好玩的。咬手、咬腳踝、咬褲子;褲子破了,手流血、腳留下刮痕。心想,自己的狗,要忍、要教、要愛。
一天,主人坐在和式墊上,狗跳起來咬了主人的嘴,留下一道血痕!
孰可忍孰不可忍,一時之間,殺狗的心都有了!
2023/02/17
DBT治療師的日常隨筆-談如何跳脫生活困境
馬偕醫院辯證行為治療團隊 治療師
還記得初成為兩個孩子的母親時,面對生命中多了這樣的一個角色,一開始我看見的只有限制,我感受到自己失去了對生活的掌握,經驗到「我的時間不再是我私有的時間」、「我的身體彷彿不是我的身體」、「我的腦袋不再那麼清晰和有邏輯,而我更時常在治療和督導工作中找不到貼切的詞來描述我想傳達的」,種種的一切都讓我困擾。每當我聽到旁人安慰著「孩子大了會越來越好」、「這個新生兒或幼兒階段還算是相對好應付」…,這些話語讓我經驗到的是不認可,因而我感到生氣、孤單又無助。
2022/11/18
生物社會理論運用在家庭互動中
文/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 張依虹社工師
Dr. M. Linehan 在其提出的辯證行為治療中,有一個相當重要的理論:生物社會理論(Linehan,1993)其兩大元素包括: 1(先天)個體情緒脆弱性和 2 (後天)不能認可的環境,及彼此間互動產生的影響。我們來看看所謂不能認可的環境包括那些,家庭的互動如何產生不能認可的反應,及在家庭 DBT 處遇過程中,找尋可以調整的方向。
2022/08/26
鏈鎖分析完就解決問題了嗎?當問題依然未改變時…
2022/01/28
當行為無效時-鏈鎖分析的應用
文/馬偕紀念醫院自殺防治中心 實習諮商心理師周士傑
在會談中,常常遇見一個狀況,有時案主的情緒會如同火箭攀升般上來得很快,好像突然間從平靜無波的小河瞬間湧起了波濤洶湧的滔天巨浪。
我問案主,是什麼事讓你生那麼大的氣呢?通常,我聽到的回答會是,沒有呀!我沒有生氣;或是我不知道,就是好氣好氣!!
我問案主,是什麼事讓你生那麼大的氣呢?通常,我聽到的回答會是,沒有呀!我沒有生氣;或是我不知道,就是好氣好氣!!
2020/03/27
利用鏈鎖分析找出問題解決之道--【實例篇】
2020/02/14
祝大家鼠年快樂,談到老鼠...
2019/10/04
2019/09/27
2019/08/09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