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9

在情緒大爆走的時候 了了分明地進行痛苦耐受

文/工作家庭兩頭燒的媽咪



雙十連假,醫院沒放假,但小孩沒學校可以去,只好請假自己帶小孩
計畫去小O噹樂園,擔心國道三號大塞車,想說能早出發盡量早出發
跟平常上班時間一樣早起(完全沒有放到假的感覺),先幫中了腸病毒快好還沒好的妹妹熬要帶出去的粥泥放保溫罐
準備要帶出去從滑雪到游泳都需要的衣褲手套道具裝了一個行李箱
(對,記得十月底前去小O噹樂園從水到雪都可以玩得到,帶行李箱拖著走比較不累喔)

2019/11/21

心靈的三度燒燙傷

文/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 林誼杰臨床心理師

“People with BPD are like people with third degree burns over 90% of their bodies. Lacking emotional skin, they feel agony at the slightest touch or movement.” ― Marsha Linehan

長期不穩定的情緒,突然冒出的強烈憤怒,常會讓邊緣型人格障礙症患者週遭的親友們、甚至助人工作者感到困惑:「平時看起來好好的,卻又可能因為一點小事而爆發到如此地步,到底是為什麼?」

久久理不清頭緒之後,一開始的驚訝、疑惑,可能會漸漸轉向憤怒與指責:「你憑什麼這樣對我!你是故意的嗎!」於是疏遠及關係的破裂一而再的發生...

2019/11/14

校園自殺自傷危機事件處遇的陷阱與預防

文/馬偕紀念醫院自殺防治中心 陳淑欽臨床心理師



一、校園內自殺自傷危機介入的陷阱


自殺自傷是校園危機事件中處理時間最長、處理次數最多、最常以休學做為結束的事件(溫錦真、林美珠,2014)。輔導人員在處理過程中也常遇到困難,例如:覺得自殺危險性不易評估、跨單位的合作機制運作不易(賴念華、鄭鈴諭、許維素、王雨薇,2014)。以上這些困難時常與事件引發的情緒脆弱有關,因自殺/傷個案情緒張力大、處理時間緊迫感強、處理失誤可能有高度的損失(包含生命損失、校方可能面臨輿論與家長的壓力),多方壓力使得介入者的負面情緒負荷強烈、評估便容易出現偏誤(陳秀卿、梁瑞珊、呂嘉寧,2006; Wasserman , 2017),因此處遇也很容易快速進入簡易公式:1.自殺傾向個案 = 威脅+麻煩,2.住院、通知家長、簽署不自殺同意書 = 安全+減少麻煩(修改自丘彥南總校閱,2010)。

2019/11/08

想像治療的應用

文/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暨自殺防治中心 資深主治醫師劉珣瑛

Photo credit: "Imagine . in memory of John Lennon ." by Nick Kenrick is licensed under CC BY 2.0

痛苦耐受技巧中的 “改善當下”(I.M.P.R.O.V.E.) 技巧,是藉由正向的一系列策略來取代負向事件,幫助個案度過危機。其中第一個技巧 “I” 指的是 Imagery (想像治療)。

2019/11/02

DBT初階技巧訓練課程感想-5

文/馬偕紀念醫院自殺防治中心 實習心理師蔡惠貞



用過才知道什麼叫做有效!!生活的衝突、情緒的波動、身體的病症和人際的困擾,每個人都有機會遇到,在與個案討論許多應對技巧時,還沒有強烈感受到這些方式帶來的效果。

2019/11/01

DBT Q&A 3

Q:請問有一位年長個案時常使用微笑來掩飾自己真正的情緒(如:難過、害怕),以致自己無法辨識出自己情緒,除了教導個案逐漸覺察情緒以外,發現個案是很害怕碰觸情緒的,請問該使用DBT中的那一項技巧為優先呢?

回應/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暨自殺防治中心 資深主治醫師林承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