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28

邊緣性人格的概念化與介入

文/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暨自殺防治中心 資深主治醫師林穎

嘗試用有效率的方式來取代自傷,用技巧來面對生活中的問題,就能期待生命中出現新的行為與結果。

在邊緣性人格,很重要的兩件成因是情緒調節失功能(Emotion Dysregulation)與無法肯定的環境(Invalidating Environment)。

邊緣性人格的自我毀滅行為可被看作是一個不好的問題解決行為,源於缺乏適應性問題解決技巧。很多自殺的行為是被自己的先天情緒體質所驅動或被環境加強的。因為情緒太過強烈,缺乏技巧下,自傷行為成為了減輕情緒痛苦的出口。有時病患的行為,是在她的環境習得,或是只有自傷才能有效率解除她的痛苦。所以,必須能嘗試用有效率的方式來取代這樣的行為,否則很難停止自我傷害。所以在個別治療之外,亦有技巧訓練團體。期待能夠有新的行為,在生命中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