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偕紀念醫院自殺防治中心 實習心理師莊孔堃
在面對情緒風暴的案主在你面前,你該如何準備好去迎接和溫柔的承接住他/她?在我過去的經驗,常常會接觸有好多自殺/自傷的個案。他們的生命中常伴隨著無奈與困難,在無法戰與無法逃的狀態中,常經驗到那個很失控的自己;或著被環境與系統中困住而動彈不得,生活混亂則是一種常態。看著每一次案主手背交叉著划痕與傷口,都帶著無法言說的生命經驗。我感受到,唯有感覺疼與痛,才能重獲生命的主人,甚至能夠讓自己脫離那個不堪的情緒與暴衝的靈魂,來換取平靜、救贖與安在。
而我只能夠做的是,讓案主許下不自殺承諾或者同理與接納情緒、自殺評估等等。但是,案主依然不斷重複著自殺自傷,常讓人感到挫折與無奈。我常問自己,我該如何一起和案主工作和前進?在他的生命中,我又可以給予什麼,而我何德何能,能夠成為他的生命中的陪伴者?
直到兼職實習一個個案的離開,讓我知道,一味的同理與陪伴,往往都是不夠的。後來在馬偕醫院自殺防治在中心實習,看見大家使用辯證行為 DBT 的技術,覺得很好奇與疑惑。對我來說,那是一個很不熟悉的領域和理論,唯有在課本上看過它,那個感覺就像是最熟悉的陌生人一樣。後來,也接受了 DBT 辯證行為治療的訓練課程。DBT 是協助個案找到一個值得活的人生的過程。因為這些類型的個案,常要面對的危機很多,但常缺乏很多面對危機的技巧,所以治療中往往會讓人乏力和進入僵局。我也認識到個案的情緒脆弱、要面對一個不認可的環境的來回中,是讓人喘不過氣來的。於是,教導面對情緒的技巧(情緒調節)、面對危機和痛苦的能力(痛苦耐受)、能夠如實的觀察當地下與現況(了了分明)、維持與改善他人關係(人際效能)對這些案主而言顯非常重要。因為在混亂的世界中,能夠生存與生活是必要條件,這些技巧可以幫助個案回到一個穩定而安全的狀態。而在有了這些能力後,無論要面對是過去的創傷也好,困難也好,才可以帶著自己去看見與陪伴,但這個過程並不容易。我也學習到的是,認可他們在環境中的反應是能夠被理解與合理的,那是彰顯個案的價值性。但是接納(同理、認可)和改變(教導辯證技巧)就像蹺蹺板一樣,需要平衡,接納就會形成改變,而改變背後也因為接納而變動,是一個交互的作用,缺一不可。
而直到現在,我要感謝在我生命中、出現在我眼前的情緒風暴的案主。你們用生命來教會我內心的強壯與柔軟。我也要感謝 DBT 辯證行為治療,讓我有一個地圖能夠更靠近案主的生命,讓我長出有不同的視野與觀點去看待事情,而依然在學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