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6

DBT初階技巧訓練課程感想-4

文/馬偕紀念醫院自殺防治中心 實習心理師馬藝玶



每年一度的 DBT 初階課程剛精彩落幕,參與的過程看著台上講師示範著理論知識和應用方法,所謂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的累積,豐富經驗的講師們從 DBT 團體帶領個案討論,到大禮拜堂的初階訓練課程的舉辦,從個人經驗分享到現場體驗活動帶領。我在台下抄寫著筆記,在參與活動過程裡嘗試貼近 Linehan 博士的構思脈絡,試圖理解如何幫助個案找出值得活的人生路徑。只是在活動的結尾時,有一位學員在詢問箱投入一個令我印象深刻的問題,提出疑問嘗試釐清 DBT 是否為介入技術較多的學派?

講師在回應提問的過程,藉著回憶,轉述 Linehan 博士提過一個概念「DBT治療師的角色就像老師,但治療師所帶來的效果是適合個案且有效比較重要。」這句話好像在我心裡縈繞一段時間,在學習 DBT 辯證行為治療過程,也感受到 DBT 有一部分的治療重點是在幫助當事人學習技巧,從接納端-了了分明和痛苦耐受,改變端-情緒調節和人際效能,藉由技巧訓練師在團體的討論,個管師在日常追蹤、聚焦技巧應用,個別治療師陪伴複習和危機管理,以團體形式進行或是會談間的技巧輔導,都是清楚且明確的架構幫助個案逐漸理解、接納自己所遭遇到的問題並選擇改變,逐步貼近生活目標。我在督導的教導下,學習著如何在個別會談過程應用著 Linehan 博士嘔心瀝血的經驗傳遞,手持著白板筆與當事人一次又一次的進行討論和技巧演練,心中也曾浮現了一個疑問:「為什麼 DBT 選擇以此模式導入治療呢?」

直到最近一次經驗,認識到一間社區非營利機構的服務內容,也是藉由課後輔導陪讀活動,教導生命和品格課程,學習認識自我、問題解決、生活適應技巧、人際溝通,提升兒童的情緒管理與人際適應,藉由教導和討論基礎觀念,目的是為了補足高風險家庭裡的陪伴和關懷上的缺少。或許「不認可的環境」同樣也造成了情緒失調高風險的影響,我曾在等待電梯時,親眼見到一對母子的互動,兒子約若國小中年級的年紀,逐漸用著高八度的音調向著母親怒吼訴求,母親情緒激動的回應並指責對方,狹小的電梯等待區,飄蕩著兩人的聲響。生理的脆弱性和成長環境的失調,以至於我們現在服務的自殺企圖個案,行為逐漸失序形成重複再自殺的樣貌,有些相似的情況:強烈而痛苦的情緒感受(情緒失調)、重複出現的衝動自傷行為(行為失調)、逐步累積的人際問題和長期空虛的自我認同困難(自我失調),問題不斷重演的過程,生命也逐漸喪失方向。猜想著 DBT 之所以設計著大量的技巧知識,如同上述的社區機構一般,都是在補足著家庭、學校等環境中的教育破網,付出同樣的心力,陪伴、接納著每一位個案的困難,也提供著問題解決的技巧和方法,催化著個案的改變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