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4

祝大家鼠年快樂,談到老鼠...

文/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暨自殺防治中心 資深主治醫師林穎



祝大家鼠年快樂!

談到老鼠,史金納(B.F.Skinner)有一個很著名的老鼠實驗。史金納將飢餓的白鼠放於箱內,白鼠在箱內亂跑,活動中偶爾踏上操作桿,會有一粒食物掉落在食物盤內,白鼠就可以吃到食物。白鼠經過幾次嘗試,會按壓槓桿的行為變得非常頻繁。有事沒事不自覺會去壓桿子。也就是說,壓槓桿的行為受到了食物的增強(reinforcement)。

當然並不是所有事情都如此,但這件事提醒我們,行為跟意圖常是分開的。常常,個案從小的生活環境是不合適的,所以行為也被環境錯誤的增強。在一個環境中會被增強的好行為,在另一個環境,或另一個人的生命中,可能並不會被增強。不管一個人想要什麼,增強的結果都會對腦部有生理作用,因此會對行為有重大影響。史金納認為,「我們並不是根據自己內心的道德選擇,於是自由地去做某事;反之,我們的行為是因環境要求而有的反應。」

在面對個案時,我們很容易假設個案是因為某些意圖而做了一些問題行為。其實,有邊緣性人格診斷的個案,她們行為的意圖常常與至少有一部分的結果無關。很多結果是病患沒有意圖的,但是卻增強了病患的行為。在行為鏈鎖分析(Behavior Chain Analysis)中,我們要把所有的因素都找出來。非常重要地,對行為影響的洞察,要靠著主動尋找一些”感覺”或”信念”以外的原因。因為增強,在我們意識到之外,可以改變我們的行為。

所以很重要知道:對我們行為的解釋,可能並不涉及我們的偏好及願望。當想要改變行為時,在DBT中,會進行想要改變行為的鏈鎖分析,找到每一個遺落的環節。如果個案常常因為適應不良的極端的行為而剛好有一些好結果發生時,就要盡力幫個案找出來。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在心理學的課堂上,每當教授站在講台左邊,學生就張大眼睛、充滿興趣注視;每當教授站到講台右邊,學生則是擺出沒有興趣,情緒低迷的樣子。

最後,經過長期增強的結果,教授大部分都窩在講台最左端一個小小的角落講課,問教授為什麼,他也答不出來,只回答:「我覺得這裡空氣好像比較好」,或是「我想我不知道為什麼就是選擇左邊」。如果能夠幫助教授進行行為鏈鎖分析,或許能讓他更清楚行為是可以選擇的,並且離開最左端的小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