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偕紀念醫院自殺防治中心 陳淑欽臨床心理師
某日小雅和治療師用「核對事實」的技巧來因應「參加面試的焦慮情緒」,在核對的前四個步驟中,小雅了解到自己的情緒是90分的焦慮(滿分100分),非常擔心自己再度面試失敗,而第五個步驟,治療師問到「如果你擔心的事情發生了,對你來說,會是什麼災難?」小雅脫口而出,那我會去死… 治療室的空氣突然出現一股緊張…很難繼續探問這個問題。
自殺是治療中很不期待的結果,然而「並不是」這裡要探索的問題;治療師期待的是,與小雅一起探究在情緒背後是否有「災難化的想法」,並進一步透過問題幫助小雅被情緒卡住的大腦可以思考不同的作法。
以上面的例子來說,完整地澄清之後,小雅表示如果面試又沒被錄取,災難化的想法是,「我會一輩子都找不到工作,一直靠家人照顧,而自己無法接受這樣的結果,會覺得自己是個廢人…」。而災難化想法下的解決方案就是「與其這樣子活著(一輩子靠家人照顧),不如自殺。」
以上面的敘述,治療者就可以開始教導兩個步驟的技巧:1.「替換掉災難化」的想法,比如:挑戰災難化的想法,「兩次工作面試沒有被錄取也不等於一輩子都找不到工作。」或者「即使沒有被錄取,我也可以從面試中學習到一些東西。」或者「過去的資料看起來,這個工作一次面試就過的機率很低,面試第二次上的機會大概是50%,但到第3次,成功機率就有80%了。」
接著用2.「替換性的行為」來取代「無效行為(我會去自殺)」,於是治療師跟小雅討論,如果面試沒有被錄取,可以做哪些事情排解失落的情緒(例如和朋友哭訴、寫情緒日誌等等),或者調整自己再次申請,或者預備自己尋找其他的工作。
很多時候,甚至於不用討論到替換性的行為,個案在發現「災難化想法」的渲染效果後,焦慮情緒的強度就會改善,也就達到核對事實的效果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