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 住院醫師張峻維
辯證行為治療(DBT)是一種結合認知行為療法和心理動力學的治療方法,針對情緒不穩定、自我傷害和間接自殺行為等問題提供有效的幫助。作為一名精神科醫師並且在馬偕紀念醫院進行了半年的 DBT 學習,我對這種治療方法的效果和技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學習 DBT 期間,我最初對於這種治療方法的結合有些困惑,因為認知行為療法和心理動力學似乎有著截然不同的理論基礎。然而,隨著學習的深入,我開始意識到 DBT 的獨特之處。它不僅結合了這兩種方法,還注重情緒調節和人際關係技巧的培養。這種綜合的治療方法使得 DBT 在處理情緒不穩定和自我傷害等問題上非常有效。
在實踐 DBT 時,我學會了一些重要的技巧和策略。其中之一是「接納」,即學會以客觀、不批判的態度觀察自己和他人的思維和行為。這種觀察力有助於了解情緒和行為之間的聯繫,並幫助病友們更好地認識自己。此外,「改變」也是 DBT 中的一個重要概念。透過智慧心的練習,並加強人際效能技巧,能夠幫助病友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解決衝突,並增強情緒調節的能力。
在實習過程中,我也發現 DBT 的困難之處。首先,實施 DBT 需要耐心和時間。這種治療方法不是一個短期解決方案,而是需要持續的努力和支持。此外,DBT 在東方社會背景下的應用需要一些文化上的調整,以符合我們台灣社會的價值觀及道德系統。
我認為 DBT 學習經驗相當寶貴,這種治療方法的全面性和實用性,使我相信它會是未來臨床實踐中一種重要的工具,也體會到 DBT 對於幫助情緒不穩定和自我傷害等問題的病友而言具有極大的影響力,它的原則和技巧也可以應用於各種其他心理健康問題的治療中。
這半年的 DBT 學習經歷讓我對治療領域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和體會,期待未來能將所學應用於實際臨床實踐中,並與其他專業人員合作,與團隊共同提供更有效的治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