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偕紀念醫院自殺防治中心 實習心理師陳柏任
實習過程中碰到許多心理治療個案,「情緒失調」是他們問題的核心,旁人認為匪夷所思的行為-在遭遇極度難以忍受的情緒痛苦時做出的自毀行為-卻帶來了有效的情緒調節,只可惜其有短期的優點,但長期卻帶來更多缺點;我們在會談室裡,也常會聽到相似的言語是「過去反覆嘗試但沒有好轉的治療,讓自己對未來的治療不抱希望」。
個案的生活確實急切需要改變,因他們身陷險境之中,但當我們關注需要如何改變時,彷彿在告訴他們「你看,明明可以改變」,而可能造成個案產生羞愧的情緒,或是不被理解的感受,抑或是回想起過去那些「嘗試改變失敗的經驗」。個案的困境也確實需要同理,因生活確實遭遇了重大的困難,彷彿沒有任何解決的方法,我們不能僅對他傳達對困難處境的同理,他們心中也會升起一種想法是「果然事情就是如此絕望,永遠不會有改善的機會」。
好像怎麼回應都存在許多困難,因此在治療中的每一個回應、每一項決定都有很多的考量,也很不容易做出決定,而在學習 DBT 時,會感覺到 DBT 就像是一座燈塔,其中有兩個端點的策略,包含「改變策略」和「認可策略」,並且用「辯證策略」在治療中保持辯證平衡,我們認可來訪者所遭遇的困難,也在過程中陪伴他們嘗試改變。
情緒脆弱就像是失去皮膚保護的我們,有些風吹草動就感到疼痛,而治療過程就像是一個暫時的保護套,陪伴來訪者逐漸重新獲得皮膚的保護,便能邁開步伐,探索生活中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