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30

DBT-PTSD – A New Treatment for Complex PTSD

文/馬偕紀念醫院自殺防治中心 周昕韻諮商心理師
傳統DBT認為創傷的反應應該在第二階段才處理,但對於有些創傷病人,用自傷來應對、自我調節創傷反應如解離與侵入性症狀的,很難等到第二階段才處理,許多創傷反應會在第一階段就不斷發生,甚至影響到技巧的學習與應用。這也是我們目前臨床遇到的困難,有一篇演講,提到新的治療觀點。

2024/08/23

DBT技巧 演練篇

文/馬偕紀念醫院自殺防治中心 實習心理師黎家亮
記得在某個休假日,我和三位好朋友一起去攀岩。當天教練安排了三條攀岩路線,路線一條比一條挑戰,大家會輪流攀完第一條路線,再一起進入第二條,以此類推。排訂攀岩順序後,我們愉快地攀完第一和第二條路線,輪到我挑戰第三條路線時,我發現我四肢無力,勉强地咬緊牙根往上一蹬,卻又因手汗握不住石塊,脚一滑地懸吊在半空。幾經掙扎,我遺憾地選擇放棄,想著其他夥伴或許也會力不從心,不料他們最終都挑戰成功…我成了唯一一位挑戰失敗的攀岩者,羞愧難當。

2024/08/16

DBT技巧 體會篇

文/馬偕紀念醫院自殺防治中心 實習心理師黎家亮
實習結束前,很幸運地能經驗到,DBT認可的第六層次:展現平等。

2024/08/09

動機的迷思

文/馬偕紀念醫院自殺防治中心 陳淑欽臨床心理師
“如果你夠愛一個人、如果你找到自己充滿熱情的工作”,那麼你就有動力克服困難,達到目標!這是常見的電影公式,“動機”是一切事情的解方!

實際上,動機很容易受到情緒影響,而情緒很容易受到外在事件的影響;感情或事業發展的過程一定會遭遇挑戰和阻礙,情緒也隨之起伏,時而充滿熱情,時而憤恨、挫折、自我懷疑,這真的是我想要的嗎?感覺這麼糟,是否表示我還沒找到我的最愛呢?

2024/08/02

DBT,一步一步來

文/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 莊奕晨醫師
情緒的風暴刮走了一切穩定的事物,讓人身陷於兩極擺盪之中,日復一日的痛苦漸漸削弱了你的內心,無力感慢慢變成了絕望,好像一切都是無法改變,對自己的負面想法佔據了大腦,最後衝動變成了一種反射,將自己變得破碎。

停下吧!連一塊肌肉都不要動,STOP,也就是”停止動作 → 退後一步 → 客觀觀察 → 帶著覺察行事”。從情境當中後退一步,放手深呼吸,不因感受而衝動行事,接著注意你的內在和外在的狀況,你有甚麼想法?有甚麼感受?最後則是在決定要怎麼做的時候考量自己想法、感受,當下的情境以及其他人的想法與感受。 這就是DBT,一步一步,一次又一次的技巧練習,就可以慢慢的改變,其實改變才是宇宙中唯一的常態。

2024/08/01

2024 辯證行為治療技巧訓練初階課程

辯證行為治療(DBT),是一套融合行為科學、辯證哲學及了了分明等概念及技巧的治療模式,有具體明確的治療階段及目標,並透過四種模組(個別治療、團體技巧教學、個案管理、諮詢團隊)來幫助個案;研究證實 DBT 對於降低邊緣性人格及重複自傷個案(成人與青少年)的再自傷行為有療效,使用於藥酒癮、困難治療的憂鬱以及飲食疾患等複雜性問題個案也頗有成效。

由於 DBT 複雜的理論、治療模組及操作,過往在缺乏中文教科書的狀況下,有興趣的人想學習往往也困難重重。馬偕醫院 DBT 團隊今年將以兩天的課程,透過解說、實務練習及問答,期待能讓台灣的心理衛生相關從業相關人員更熟悉此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