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0

你,是不是不小心錯誤增強了個案的無效行為呢?

文/馬偕紀念醫院自殺防治中心 周昕韻諮商心理師
坊間心理諮商所越來越多,民眾多了很多求助的管道,隨著政府也越來越重視15-45歲的民眾心理健康,提供了三次補助心理諮商的費用,都是整個大環境越來越往心理健康邁進的好現象;但亂象也不少,尤其如果個案有很明顯的行為問題(如自傷、成癮、持續進行衝動無效行為、做不出有效行為)時,謹以此文提醒所有心理衛生的助人同儕,請勿在個案出現功能失調行為時提供更多增強,以下都是常見錯誤(參考文獻如下方):
  1. 當個案更具自殺傾向、功能失調或不合作時,治療師在電話中停留更長時間並提供更多安撫。
  2. 儘管個案在過去一週表現出功能失調行為,治療師仍允許他們控制治療過程,討論他們想談的任何話題。
  3. 儘管個案在治療目標上沒有表現出明顯的行為進步,治療師仍提供額外幾個月或幾年的治療。
  4. 當個案表現出功能失調行為時,治療師增加治療頻率和/或延長治療時間。 這些做法都違背了DBT的原則,將會無形之中將個案的問題行為擴大,最終來到一個無法控制的結果。
這是一個很真誠的提醒,如果您需要更多DBT的學習,歡迎參加今年10/19-20的馬偕DBT技巧課程,可學到【不增強無效行為、而是增加個案操作替代有效行為的技巧】,我相信您們的治療關係伴隨有效的技巧,一定可以協助您更有力量幫助個案!

參考文獻

Dimeff, L. A., Skerven, K., White, A., McMain, S., Comtois, K. A., Koons, C. R., Kim, S. A., Manning, S. Y., & Bellows, E. (2021). Implementing standard DBT in an outpatient setting. In L. A. Dimeff, S. L. Rizvi, & K. Koerner (Eds.), 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 in clinical practice: Applications across disorders and settings (2nd ed., pp. 63–91). The Guilford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