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03

中性地做(Nonjudgmentally)01─為何要中性地做?

文/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 吳宜蓉臨床心理師
中性地做,是 DBT 了了分明(Mindfulness)技巧模組『如何做技巧(”HOW” Skills, how you practice when practicing mindfulness)』中的其中一項技巧,是我們在了了分明時的一種姿態。我們不僅會協助個案不斷練習『中性地做(Nonjudgmentally)』,治療師在生活中,也要試著去看到自己的評斷(judgement),並且嘗試中性地做。

那麼,評斷(judgement)是什麼意思?

評斷是我們把自己主觀的眼光、喜好與價值,加諸於外界客觀事實的一種歷程,我們會把這些外界的經驗或客觀事實進行分類,並貼上一種『好』『壞』的標籤。

像是:看到別人插隊時表示「這樣好糟糕」;或是輸了比賽時說「是我表現很差」。有時候即使言詞中似乎未帶有好壞,但內容含意、貼上的標籤、語氣、音調也可能會含有主觀貶意,如:「愛哭鬼羞羞臉」、「馬路三寶」、「恐龍法官」、「這樣很不負責任!」...等等,也都是一種評斷。

為什麼要試著中性地做(不評斷)呢?有幾個理由:

(1) 評斷是不利於人際關係的維持與增進的。通常評斷只會把別人推得越來越遠,因為很少人會喜歡別人評斷自己!

我最近才聽到友人A哭訴,他最近突然被某位教授當眾大聲斥責「穿這什麼褲子,亂七八糟!現在的學生都那麼糟糕嗎」而委屈大哭。從此之後她只想離這個教授越遠越好,甚至考慮是否要轉班或是放棄學程,其他同學也不太敢接近此教授。可見評斷是不利於任何人際關係的,很難有人會真心地喜歡評斷。

(2) 評斷對於情緒是有負面影響的,不管是對他人還是自己的情緒。

當我們在評斷時,會嚴重影響我們對評斷對象的情緒反應,包含對他人與對自己。像是上面的友人A例子,即使事情已經發生一段時間了,她還是會感到生氣且難過;教授的評斷,也讓教授自己戴著有色的眼鏡在看待學生,影響教授自身的情緒。另外,若是內心評斷的對象是自己,更是會影響對自身的看法與產生複雜的情緒。

(3) 事情的發生是有原因的,改變事情發生的原因,其實比評斷更有效。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用罵的、用評斷的方式來溝通,不一定能改善狀況,但卻一定會有上面所說的那兩種”副作用”。另一方面,也有其他的方法可能比評斷的方式更有效!

就像友人A的例子,其實用非評斷的方式也可以有相同的效果,甚至效果更好、也不會有副作用唷!究其原因,友人A其實並未收到通知信而不知道實習時有規定褲子的顏色,因此只需要提醒一下、讓友人A知道這個規則後,她就會穿黑色褲子出席,也不會感到受傷而想要一走了之。

也因為評斷的影響是深遠的,「中性地做」這個技巧就非常重要。

如果你也曾深受評斷的影響,就讓我們一起練習「中性地做」吧!你會發現,你會從中獲益良多~

而要怎麼做到「中性地做」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