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7

中性地做(Nonjudgmentally)03─要如何做到「中性地做」

文/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 吳宜蓉臨床心理師
前兩篇文章我們提到了「中性地做」的重要性以及需要刻意練習的必要性,我們接下來就要開始說明要如何做到中性地做。

所謂中性地做,就是回到描述事實當下的狀態,而不把好、壞或是其他類似的評斷加諸其上。因為評斷涉及主觀的分類,每個人/文化/社會的基準不同,評斷的結果也不同。例如:對於同一道甜點,有人會表示「這個好吃」有人會表示「這個好難吃」;考80分,有人覺得「考得很好」有人覺得「考得很差」。

因此,如果要中性地做,就會需要『如實觀看』和『描述事實』,而並非把「不好」改成「好」。

以之前提及的友人A的例子,「穿這什麼褲子,亂七八糟!現在的學生都那麼糟糕嗎」的評斷,若要回到觀察與描述事實,就會是「卡其色褲子不符合實習服裝的規定─規定要黑色褲子喔!」─我寫完後傳給友人A看,友人A直點頭並表示「確實我疏忽了,這就是我需要的提醒」。

另一個例子:「這個東西好難吃」也是一種評斷,回到如實的觀看與描述事實的話,就會是「這個甜點的奶油太多了,我不喜歡奶油的口感」。

因此,不評斷並不代表贊同,也不代表我們不可以有我們的偏好、慾望、價值觀與情緒,而是,我們就直接去描述我們內在的偏好、慾望、價值觀與情緒。

因此,我想列幾道練習題,我們一起來試試看如何『如實觀看』和『描述事實』吧~

例題1:「我考得好差喔!」
例題2:「這堂課有夠無聊的」
例題3:「這根本就是恐龍法官」
例題4:「你選得這班車,發車時間也太爛了吧!」
例題5:「這個房子好棒!」

針對這幾種狀況,你會如何『如實觀看』和『描述事實』呢?
非常歡迎大家可以在留言區回覆看看要如何中性地描述~
(或是也歡迎分享你自己的經驗與例子唷)

-------------------------------- 

針對上面的例題,可能的中性地描述是(並非唯一解答唷):
例題1:「我考得好差喔!」→「我考了59分不及格,這個科目會被當掉」
例題2:「這堂課有夠無聊的」→「我不喜歡這一種上課方式,希望能夠有多一點的分組討論」
例題3:「這根本就是恐龍法官」→「我原本希望法官可以判重一點」
例題4:「你選得這班車,發車時間也太爛了吧!」→「我們如果下班後再過去,會趕不上這班車」
例題5:「這個房子好棒!」→「這剛好是我喜歡的裝潢風格」

同系列文章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