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04

疫情下的醫療:物理的距離,但社交連結

文/馬偕紀念醫院DBT青少年團隊成員
在2019參訪美國的青少年辯證行為治療病房時,我們注意到他們有一個治療技巧,叫做「關係的了了分明(relationship mindfulness)」。這是了了分明治療技巧的一部份,重要的原因可能有兩:一來,同儕認同及關係,是青少年階段重要的發展主題;二來,有治療需求的青少年,多半在家庭關係上也是有困難的。過往,從禪宗取得靈感的正念治療(mindfulness),多少有些部份是偏個人導向的。然而,在青少年的實務工作上,卻很難不去處理關係上的議題。

在這個疫情蔓延的時期,如何在變動與驚滔駭浪中維持關係的了了分明,或許不只對青少年是重要的,對全體的醫療工作者都是重要的。

自去年疫情爆發以來,「社交距離(social distancing)」一直是各國政府重要的抗疫口號。在那些國家抗疫一段後,其實對社交距離的概念是有反思的,可惜在台灣不是那樣廣為人知。

新的口號是:「物理的距離,但社交連結」(Physical distancing, but social connection)。

不難想像,一個簡短且俗擱有力的口號,在宣傳上是好用多了。但社會運作所必需的,終究是人與人之間的連結;何況,以現代的流行病學知識來說,隔絕傳染病所必需的,其實是物理空間上的距離。當社會可以團結運作時,才能實現共抗瘟疫。

雖然這個新口號或許長了點,但對精神醫療同仁來說,或許反而是重要的。

在多數人的經驗中,一旦看到了仿如全副武裝的隔離裝備時(想像一下N95,面罩,手套,隔離衣…等,一下子都戴上),很難不讓人緊張一下;與此同時,工作人員也在忍受許多生理上的不適。在行動時心繫社交連結的態度,或許可以應用在許多醫療的現場,不論是看診時、支援它科時、跨職系合作時、或是A-B組人員在交流訊息或互相打氣時。

面對洶湧爆發的疫情,誰不恐懼呢?但在這恐懼之下,依然會有患者需要精神醫療的協助,仍會冒著風險前來求診。在工作時「保持自我防護」,或許可以做為一種「防疫上的示範」;但過程中不忘記「與患者的社交連結」,或許也同時是一種很好的「心理治療」。

也許這個過程的本身,可以間接告訴患者,面對來自疫病的威脅及恐懼,每個人都需要照顧好自己,但我們也不會因為防疫的「距離」,而失去人與人的「連結」。進而讓醫病及我們的社會,可以共同走過這死蔭的幽谷。

願祝 在工作中接觸過高風險情境的同仁 都可以平安的度過這讓人煎熬的等待時刻